哈喽呀,我是你们的Vivi~
开篇之前,先来个灵魂拷问:你会吼孩子吗?周末去吃饭时,正好看到了这样一幕:
隔壁桌的妈妈拿起勺子,给3岁的男孩喂饭,孩子说“不吃”。
妈妈忍着脾气说“快点吃完我们准备回家了”又喂了一口,孩子说“烫”躲开了饭勺。
妈妈的脸色瞬间拉下,大吼到:烫什么烫,你就是不想吃饭耍花样,不吃你就一个人留在这里!
孩子瞬间眼泪汪汪,红着眼眶,也不敢哭出声,低着头开始吃了起来,“每天要妈妈生气才行是吗?”这位妈妈接着吼道,最后简单粗暴的快速喂完结束。
有人说没有不吼不叫的家长,因为孩子总是在你出其不意的时候,启动你的情绪开关。
吼叫对孩子的危害也比你想象的严重,如何不吼不叫轻松和娃沟通?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吧~
爸妈不经意的吼叫
正在悄悄伤害孩子
1、影响孩子智力
哈佛大学医学院相关实验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长期吼叫会改变孩子的大脑,影响他们的智力。
2、影响孩子身高
是的,你没听错!
孩子长期在呵斥的环境中,压力过大会影响睡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高和生长发育。
3、影响孩子心理
长期在吼叫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也会向两个极端发展,或是变得更加暴力,遇到问题只想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或是变得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对孩子以后性格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重点是
吼娃伤娃不说,还伤自己
不信看新闻:
不吼不叫,
搞定孩子用3招
有的妈妈会问:孩子真的太皮的时候,除了用吼叫,还能用啥办法?
1、给情绪按暂停键
很多时候,孩子的“做错事”并不是因为多出格的错误,更多是自己本身情绪问题,比如今天心情不好、担心孩子受伤、对孩子哭闹的无奈....
每次发火前,大家可以先给情绪按“暂停键”,问问自己“我为什么生气”“我弄清楚真正的原因了吗?”
比如开头遇上孩子不吃饭的那一幕,妈妈可以“暂停”情绪,回想几个问题:
“我是不是因为自己着急做其他事,把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了?”
“饭是不是真的很烫?不吃饭是不是他还不饿?这一顿不吃对他有很大影响吗?”
如果情绪无法缓解,可以离开一下,给自己的心理冷静时间,等情绪缓和后再回到孩子身边。
日常多陪孩子共读情绪相关绘本,教会孩子情绪命名,如生气、难过、开心等,教会孩子懂得表达情绪,减少用哭闹来表达自己,还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Vivi给大家整理好了绘本书单,快点收藏起来吧:
2、换个方式表达
你和孩子的沟通,是不是也是这种「无效模式」:
喊孩子去吃饭→“晚饭做好了,快去吃饭!”
喊孩子回家→“到点了,该回去了,再不走我不要你了啊!”
这种无效沟通,又费力气娃还不听。和孩子沟通时,少用威胁的语句,可以用积极的表达方式,让孩子接受。
比如“走,我们一起去吃饭”、“我们回家啦,爸爸等着和你一起玩呢”....
选择低声教育+身体刺激,不反复在孩子情绪上头时说教。只要是正向的需求,尽可能去满足孩子,给一个简单的拥抱去代替讲道理。
3、及时补救很重要
没人能时刻管控好情绪,如果忍不住吼了孩子,补救一定要做好:
立刻道歉:不要羞于说对不起,为自己失控的情绪和娃道歉;
抚平情绪:给孩子一个拥抱,平复彼此的情绪;
耐心解释:告诉孩子自己为什么吼叫。
Vivi之前看过一个节目,父母和孩子分别给对方打分。
节目中的妈妈们,开始回忆生活的细节,想到孩子的习惯不好,坐姿不对等或多或少都给孩子扣了几分。
但同样的问题,孩子们却不约而同给了妈妈十分。
虽然学会不对孩子吼叫,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有可能努力过后还会有再发生的情况,但相信,只要和孩子共同成长进步,一定有不吼叫沟通的一天。
点个【在看】,为了孩子,一起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