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该去医院时,也不要迟疑,盲目硬扛反而会扛出危险来!
那么,出现哪些症状或者不适时,一定要上医院呢?看小薇给小伙伴们总结的这份指南:
●一旦有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器官的功能受损
这种器官原有的功能不能正常运作了,那就拖不得,要及早就医。
2、大型的创伤和出血
如骨折、脱臼、皮肉开裂出血等外伤,胸腹部内伤等,被动物抓咬伤等。
以及不明原因的出血,如吐血、咯血、大量便血、五官出血等,建议就医处理。
而比较轻的外伤,如能自己止血的,伤口处没有畸形的,可以自己消毒、包扎后,观察是否有好转,不必急于去医院。
3、突发的各种急症
除如触电,耳鼻喉、眼睛、气管异物等意外,如:
突发的头晕头痛、言语不清,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嘴角歪斜,吞咽困难等。
突发的胸闷、心悸,伴有大量出汗或者伴有头昏晕厥等。
这种疑似中风、心梗症状的,不仅要及时就医,而且最好选择急诊。
4、原有疾病症状改变或加重
类似这种原有疾病症状加重或者改变的,为保险起见还是要到医院,找对应的科室看看。
5、各种疼痛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1~2次身体部位的疼痛,那可以暂时不理会,但若是出现:
持续性、剧烈的疼痛,尤其是腹部、头部、心脏等部位,每次疼一会儿,隔一段时间就疼,改变体位疼痛就缓解的。
往往是病情比较严重的表现,请尽快就医。
6、疑似新冠肺炎症状
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乏力、肌肉酸痛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的,要分情况对待:
如果社区居民中已有确诊病例,那建议立即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就医途中要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若是社区中无确诊,但你在14天内曾在肺炎患者确诊的社区逗留过,或与确诊、疑似患者接触过,那必须上报所在社区或村委,同时立即就诊。
若社区中无确诊,且14天内也没有相关接触史,可先考虑居家隔离3天,若症状未缓解,那就得上发热门诊看看。
其他相对轻微的小毛病,以及短时间内不会有改变的疾病,如鼻炎、口腔溃疡、智齿发炎、结膜炎、白内障等等,可以先在家观察。毕竟,现在很多医院的眼科、口腔科以及耳鼻喉科等科室也都处于停诊状态中。
当然,如果对自己的情况把握不了,或想先吃些药缓解症状,那么,可以通过健康之路网上在线咨询医生,获得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疫情当前,在家问诊,安全又便捷
点此咨询医生
除了以上情况外
孕妇产检和慢性病患者的取药
也得上医院
那么,在疫情期间:
●孕妇产检可以推迟吗?
为了减少冠状病毒暴露和感染的机会,部分产检确实是可以推迟的,但有些产检项目一定要按时做。
不能推迟的产检项目有:
孕早期:孕11~13周6天的早期唐氏筛查(抽血) + NT 筛查(B超检查)。
孕中期:孕20~24周的B超排畸筛查。
孕晚期:孕36~37周的超声检查。
此前产检无异常、母体健康的情况下,其他检查可以适当延迟,疫情过后补上就行。
而除了日常的产检外,孕妇若是出现阴道流血、腹痛、宫缩的情况,一定要立即去医院急诊。
●慢性病患者要如何取药?
首先,在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都需遵医嘱用药,千万不能擅自停药。
所以,若是药快吃完了,可以:
找就近的社区或者药店根据处方购买日常所需的药物,避免去医院取药。
但若是社区或药店的药品配置不全,那么,建议由家中的青壮年家属,带上患者的医保卡、病历等,做好防护后,去以往取药的医院拿药。
当不得不上医院就诊时
↓↓↓
●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好
决定要去医院前,要先做好2个准备:
通过医院官网或者预约挂号的平台(如:健康之路←点此查询),确认所要就诊的医院科室是正常开放的,并提前预约。
计算好出门的时间,并预先熟悉医院科室布局和步骤流程,尽可能减少在医院逗留的时间。
就诊过程中要注意:
外出必须佩戴口罩
一定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尽量自己开车或骑车去医院
如果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并且避免用手触碰车上物品。
在医院内,尽量少碰院内的设施和物品
碰触后千万别用手摸脸等部位,同时要及时洗手。或可直接佩戴一次性手套。
与人保持距离1~2米
在就医、等待、检查、取药时,尽量保持与人距离1~2米远。
就诊后及时消毒
就诊回家后,立即更换衣物,衣物可挂通风处通风或直接消毒、清洗处理,并且手、耳、鼻、脸部要及时清洗。带回来的物品,也尽量用消毒剂擦拭外包装。
在这个特殊时期
为避免在医院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能不去医院,当然是最好的
但是,一旦出现了必须就医的情况
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
也请小伙伴们放心求医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