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很多妈妈会发现宝宝有了这些变化:
“宝宝最近胃口变差了,是脾虚吗?”
“最近宝宝感觉没啥精神,睡的不踏实,是啥问题?”
“宝宝经常积食,是不是脾胃差?”
....
孩子胃口差、睡不踏实等就是脾虚吗?如何帮助孩子健脾开胃?今天我们邀请到福建省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王菊霞,和大家一起聊聊宝宝脾虚那些事儿!
宝宝是否脾虚,一般要通过精神状态、饮食、睡眠、大便情况,舌质、舌苔等进行综合判断,而不是单纯通过某一个症状或舌苔判断。
常见脾虚有以下症状:
饮食:胃口较差,吃的比较少;
睡眠:晚上睡觉不安稳;
五官:脸色较苍白或黄黄的,眼睑浮肿等;
舌头:舌头颜色淡红,舌苔较白;
精神状态:宝宝看起来懒洋洋的,声音低、不爱说话;
其他:腹胀和/或腹痛、腹泻或便秘、体型偏瘦,体质虚弱容易生病、出汗多怕冷、手脚冰凉等。
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现脾虚,大多数是因为饮食不当,而影响了宝宝的脾胃功能,造成的消化不良。
宝宝饮食的多少,要以消化状况的好坏灵活制定,不是吃的越多越好,也不是吃得越有营养的越好。
因此,保护宝宝脾胃健康,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及时消食导滞。简单来说,就是宝宝消化好才能脾胃健康、抗病能力强。
宝宝的饮食调理,可以参考四大原则:
✔ 因人择食
✔ 因地择食
✔ 因时择食
✔ 因病择食
1、因人择食:
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种族、胖瘦选择食物。
婴儿期:选择容易消化,营养均衡的流质食物为主,严格遵循辅食添加的原则。
幼儿期及幼童期:以食物性状可以过度到稀、软、烂,注意营养均衡,兼顾到孩子虽然乳牙长齐但消化功能还不够好的特点。
儿童期:与成人基本相同,这个时期的孩子消化功能已经成熟,但需要注意防止偏食、挑食、过饥、过饱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
2、因地择食:
要根据自己居住地方的饮食习惯、地理环境、气候变化、水源土质等特点,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日常食谱,并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饮食上宜清淡、祛湿的食物,如多吃蔬菜、瓜果,少吃油腻肥甘燥热的食物。
北方地区寒冷干燥,饮食上宜食偏温热、驱寒润燥的食物,少吃生冷瓜果及寒性食物。
3、因时择食:
《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训。简单来说,根据孩子的生理特点,结合一年四季不同气候及不同节气特点制定食谱。
比如,根据四季气候特点,可以参考:
春季气候相对较冷,雨水较多,是感染性、传染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同时也是宝宝生长发育较快的季节,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全面,适当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及奶制品、豆制品、骨头汤、鱼、虾、等,多吃新鲜蔬菜如芹菜、菠菜、番茄、胡萝卜、土豆、花菜等。
忌食燥热食物,如羊肉、狗肉等,少吃酸性食物、油炸食品、辣椒、胡椒、蒜等辛辣食品。
夏季炎热,饮食宜清淡,多吃西瓜、绿豆、苦瓜等清热去暑食物,但要少吃冷饮、冰棒、雪糕等过于寒凉的食物,少吃辛辣、煎炸、肥甘油腻等刺激性大、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秋季气候干燥,宜多吃梨、苹果、银耳、百合、红豆、胡萝卜、莲藕等滋阴润燥食物,少吃辛辣、煎炸、肥甘油腻等食物。
冬季气候寒冷,宜多吃牛肉、羊肉、葱、辣椒、胡椒等温热的食物,少吃寒凉食物。
4、因病择食:
要根据疾病的寒热虚实,结合自身体质特点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食疗。
>>宝宝没生病时,饮食可以做好:早中晚三餐均要吃好、吃饱;晚餐后尽量不再进食;1周岁后,建议睡前1小时及夜间不要再进食。
>>宝宝生病期间,饮食可以做好:每日食物摄入总量比没生病时吃得少些,比如奶适当减少;饮食清淡易消化些:如辅食添加减少;不喝补益汤水,好转期间不急着增加营养。
1、健脾开胃食疗方
⭐适用年龄1岁以上儿童,适合健康、消化好时用;
干淮山30g、扁豆30g、红枣15g、粳米50g,方中三药加粳米淘洗干净,用慢火煲成烂稀粥食用。
花生仁30g,粳米100g,黄糖适量。同煮粥食用。备注:组成中也可加山药30g或百合15g。
2、脾胃湿滞食疗方
⭐适用年龄1岁以上儿童,适合脾虚时已经忌口,但还有湿滞情况时用;
白术10g,佛手6g,土茯苓15g,瘦肉100g,陈皮2g。将以上4味食材加水2000ml,文火煲取500ml,每次饮用30~50ml,每天3次。
炒谷、麦芽各10g,炒山楂3g。加水500ml,煲取150ml,分次服用。
3、便秘食疗方
⭐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儿童,适合有便秘的宝宝用;
白术15g,花生、大枣各20g,冰糖少量。上药加清水1500ml共煎,分次饮食,隔天1次。
糯米50g,花生20粒。将花生去衣捣碎,与糯米加清水8碗共煎,每周食用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