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拉的好不好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身体健康状态
但很多人经常会出现
排便不净、前硬后软等异常感觉
这是肠道出了问题吗?
我们吃的东西,经过消化和代谢变成残渣,再加上消化系统内一部分凋亡的细胞、水分等,就混合形成了大便。
正常情况下,排便过程是顺畅不费力的,如果出现一些异常的感觉,就要引起重视。
01
总觉得没拉干净
坐在马桶上,明明啥也拉不出来了,却总有拉不干净的感觉,这就是排便不净的感觉。
便意,来自于粪便对直肠肛门的压力,刺激神经产生“我要排便”的感觉。
有两个原因,会让神经发送“错误信号”,导致我们总有便意。
行为因素
过久蹲坐的姿势,以及排便时增加的腹腔压力,会引起直肠粘膜的松弛或脱垂,就给神经系统一种“没拉完”的错误信号。
疾病因素
直肠炎症、神经官能症、痔疮、直肠肿物等疾病因素,都可能持续刺激肛门直肠神经,让人产生有便便要拉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偶尔的便意不尽都是生理原因,但是如果频繁出现便意不尽,一定要引起重视,去消化内科或者肛肠科就诊。
02
便便前硬后软
刚开始排便的时候,觉得便便很硬难拉,一旦拉出这段,后面又“一泻千里”,会出现这种感觉,原因有两个:
生活因素
便便状态受食物成分影响导致,比如:
第一天吃了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当天没有排便,质地较硬的便便就留在肠道中;
第二天吃了大量富含蛋白质、脂肪的食物,后面形成的便便就是乳糜状的。
如果此时排便,先出来的就是第一天比较硬的便便,然后才是第二天乳糜状的便便,所以会出现“前硬后软”的感觉。
这种前硬后软的情况,偶尔出现一两次,通常只是饮食导致,不用太过担心。
疾病因素
便秘患者,直肠逐渐失去了对粪便压力的敏感性,直肠中要积攒更多的便便才会产生便意。先前的便便,就会被肠道吸干水分,变得又干又硬,后面则是正常的软便。
因此,如果经常3天以上才排一次便,几乎每次都有这种感觉,就要考虑是不是便秘了。
注意:中老年人便秘时,不要过分用力排便,太大的腹腔压力,可能导致血管意外。
03
便便变细
日常便意、便便质地正常,但是排便的时候却很费力,就像“挤牙膏”,拉出的便便还变细了。
会有这种异常感觉,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肛门或直肠肿物压迫,导致排便不畅。
有这种情况一定要重视,可能是肠癌的表现,最好立即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原因或肿物的性质。
除了排便时的感觉,在拉完便便后回头看一眼便便的颜色、性状,也有助于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哦~
观颜色
正常的便便颜色,应该是棕色或土黄色的,如果出现不一样的颜色,就要留心是不是生活方式出问题或者出现疾病了。
小薇建议:
便便颜色要特别留意是否有黑褐色、鲜红色的变化,这可能是身体出现重大疾病的征兆。
观性状
正常健康的便便,呈现香蕉形状,质地也和剥了皮的香蕉差不多,如果出现其他性状的便便,可能是健康出状况了。
小薇建议:
1-2型:要优化饮食及排便习惯,如果长期如此(超过6个月),最好上医院看看便秘;
3-4型:很健康,尤其是第四型,继续保持哦;
5-6型:通常是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要注意优化饮食;
7型:通常是胃肠道受到致病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的,必要时要去医院。
疾病因素引起的排便异常,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病好了,排便自然轻松又顺畅!
如果是生活中饮食、生理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排便异常,想要改善,可以记住这三个原则:
抓住排便黄金时间
人天生有两个排便的“黄金时间”:
起立反射,即早上一觉起来,由躺变坐再到站,肠道蠕动增多,易有便意。
胃肠道反射,即进餐后食物刺激胃引起胃肠道反射,继而唤醒便意。
因此一天中,晨起早餐之后,是最佳的排便时间。
饮食注意 水+膳食纤维
除了日常的荤素搭配,饮食结构均衡,易便秘人群要特别注意多喝水,成人建议每天喝够1500ml~1700ml的水。
还要增加饮食中蔬菜、粗粮的比例。
膳食纤维含量高的蔬菜有:菠菜、芹菜、空心菜、黄花菜、秋葵、竹笋、黑木耳等;
膳食纤维含量高的粗粮有:玉米、小米、燕麦、土豆、番薯等。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还能结合肠道中的水、多余胆固醇等有害物质,增加肠道粪便的体积,加快转运速度,促进粪便进入直肠,产生便意,改善便秘。
学会正确排便姿势
蹲着要比坐着,排便更加省力,因此蹲着是最佳的排便姿势。
坐姿肛肠角度在80°到90°左右,蹲着的时候,肛肠角在100°左右,肛肠角度越大,排便越省力。
如果只有坐便,可以通过在脚下踩小板凳的方式,加大肛肠的角度,也有利于排便。
另外,如厕时间3分钟以内是最好的,千万别超过10分钟。(手机什么的就别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