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想的那么常见
身边是不是有朋友这么跟你说过:
“ 因为我是瘢痕体质,(又叫疤痕体质)所以受伤后形成的瘢痕都很难看。”
说完后,还顺便撩起衣服,让你看看他的瘢痕
但实际上,那些声称自己是瘢痕体质的
基本上都不是
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瘢痕?
瘢痕呢(即俗称的疤痕),实际上是我们身体自我修复的一个必然的形式。
你可能发现了,有些创口修复后却没有留下瘢痕,这是为什么呢?跟创口的深度有关。
我们的皮肤从浅至深可以分为:角质层、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
当损伤只到达表皮层或浅层真皮层时,创口可以通过上皮自己的修复功能愈合。愈合后与正常的皮肤没有差别,也就是不会留疤。
当损伤到达深层真皮层、甚至更深处的皮下组织时,就需要通过产生肉芽组织填充受损的区域。最终,这些肉芽会形成难看的瘢痕。
也就是说,只要伤到一定深度就会留疤,而且瘢痕一旦形成,就不能恢复成正常的皮肤。
瘢痕还有正常和病理性的区别
虽然听起来很奇葩,但医学上真的有这么区分,区分的标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颜值。
正常的瘢痕:
或者说理想的瘢痕,与周围皮肤的质地和颜色都很接近,比较细,微微隆起,通常不会超过创口的区域。
病理性的瘢痕:
则表现为:明显的发红、突出,外形不规则,质地柔韧,可能还伴随着疼痛和瘙痒。有的还会挛缩成一团,影响活动功能。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的瘢痕增生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生长,然后进入成熟期与消退期。但一些人的某些瘢痕却一直处在增生的状态,不停地增长,于是就形成了病理性瘢痕。
而病理性瘢痕还可以分为两种: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虽然这两种瘢痕都具有病理性瘢痕的表现特点,很类似,但从以下三点可以进行区分:
1、从创口上。
通常只有严重的创口会形成增生性瘢痕。
而瘢痕疙瘩就不一定了,它可能是严重创口形成的,也有可能是痘印、蚊虫叮咬的伤口,甚至可能是你没有印象的细微创口。
2、从瘢痕的范围。
增生性瘢痕只会长在创口的区域内,而不会浸润周围的皮肤。
瘢痕疙瘩(多为椭圆形)则不同,它会往创口附近增长,浸润周围的皮肤,并且在无外界的干扰下,几乎不会停止生长。
3、从治疗方法上。
增生性瘢痕可以选择手术切除后,重新美容缝合并通过医疗干预的方式让新长出的伤口尽量“好看”。
但瘢痕疙瘩选择手术切除却要慎重,因为即便把疙瘩切除了,很有可能会复发,且新长出的瘢痕会变得更大。
由于长了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
于是有人就想当然的以为自己是瘢痕体质了
但,瘢痕体质真的没有那么常见!
瘢痕体质所形成的瘢痕的特点是:
无论是哪个部位形成的多大的创口,基本都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几厘米~几十厘米都有可能)、明显隆起的瘢痕,其实也就是瘢痕疙瘩。
但为什么说出现了瘢痕疙瘩不一定就是瘢痕体质呢?
因为瘢痕体质身上出现的任何创口,都会形成瘢痕疙瘩;但普通人却只是仅有某些部位的创口会出现瘢痕无限增生的瘢痕疙瘩。
总之一句话:
瘢痕体质一定会出现瘢痕疙瘩,但有瘢痕疙瘩的人不一定是瘢痕体质。
其实,问自己一句话就能知道是不是瘢痕体质:身上的所有创口都形成了瘢痕疙瘩了吗?
答案是肯定,那么你就是万中无一的瘢痕体质;反之,则是普通人。
若是瘢痕体质,那就要特别小心了
别以为有瘢痕体质是个好玩的事情,不仅医学上没有办法预防,也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连生活上也要特别注意:
1、尽量要避免受伤。
所以打耳洞,或是割双眼皮、开眼角、隆鼻等整形手术都不能做。就连注射类的微整形,也不建议进行。谁也不知道留下的针眼会发展成什么瘢痕。
2、受伤后,要尽快就医交由专业医生处理。
并且,日常也需要接受综合治疗,如口服药物等对已形成的瘢痕疙瘩进行控制。另外,最好饮食清淡、生活规律。
看了这篇文章
相信那些误以为是“瘢痕体质”的人
应该要庆幸实际上自己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