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生姜,应对多种病!咳嗽、感冒、消食、止痛都用得着!

文章来源:健康之路网发布时间:2019-07-29 14:28:03举报

药食同源

我国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之说,所谓药食同源就是食物即药物。为了让大伙儿更好的认识药食同源,药师小姜将继续带大伙儿来认识这些药食同源。


第 5 期:生 姜


相信致力于养生的你们都听过
冬吃萝卜夏吃姜

所以小姜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

特别适合夏天吃的

生姜(干姜)


《神农本草经》记载,生姜和干姜具有温和散寒、回阳救逆功效,是一种祛寒药,也叫温和药。初生嫩者为子姜,宜做酱菜;霜降后渐老为母姜,则可药用。

俗话说:“家有小姜,小病不慌”


  • 中医认为,生姜性温味辛,归脾、肺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功效。对于风寒感冒、女性经痛,畏寒呕吐、过食寒凉之物引起的肠胃不适等都有极好的缓解作用。


  • 药理研究表明,生姜所含的挥发油、姜辣素、二苯基庚烷等,对抗菌消毒、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低胆固醇也都有很好的作用。


具体来讲就是:


有利于男性健康:

1

能调节男性前列腺的机能,有助阳的作用。


能驱寒、活血:

2

富含的挥发油、姜辣素,可促进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排汗,达到驱寒、活血的效用。


能增食欲、促消化:

3

生姜具有的姜辣素,能够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起到改善食欲以及促消化的作用。


能缓解痛经:

4

已有实验证明,每天吃4 克左右的鲜姜,能缓解痛经,不过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另外,常吃姜对预防胆结石、消除水肿等也有益处~


总之,生姜不仅是家庭必备的烹调佐料,也还是中医常用的祛寒药,真真是个好东西。

吃姜好处那么多,要怎么吃比较好呢?


生姜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中药配伍,是味亲和的好中药。


单独使用时:

1、鲜姜——可治风寒感冒:取鲜姜30克去皮后与红糖煮水,趁热服用即可。


2、生姜末——治胃寒疼痛、食欲不佳:用生姜末加水煮沸,再加适量的醋趁热服下即可。


3、生姜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4、煨姜——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将原只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一般用量为二、三片,煎服。


和其他中药搭配:

1

生姜皮+冬瓜皮+桑白皮: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2

理中汤:适用于恶心、呕吐或呢逆、口泛清涎以及腹痛、腥泻、舌淡苔白、脉迟缓者。取党参12克、干姜9克、白术12克、灸甘草6克,用水煎服。

3

方如苓桂五味姜辛汤:可用于化痰。取茯苓15克、桂枝4.5克、五味子9克、干姜3克、细辛1.5克,用水煎服。

4


干姜附子汤:能加强回阳救逆、温和散寒止痛的作用。取干姜3克、生附子9克,加600毫升水,煮取200毫升,一次服用。

通常:

» 干姜善于温中而祛内寒,虚寒者多用之;生姜长于发汗而散外寒,外感风寒者多用之;


» 治疗水肿,如便秘、口臭等,建议单独用生姜皮就好;


» 在烹饪中建议留皮,以充分发挥生姜的整体功效,但若是脾胃虚寒者,或是食用苦瓜、螃蟹、绿豆芽等寒凉性菜肴时,则建议去掉姜皮。

不过姜虽好,吃时也是有禁忌的


有这些事项需注意:


不能吃烂姜

生姜腐烂后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毒素:黄樟素。一旦被人体吸收就会损害肝脏,引起中毒。


别是肝脏病患者误食,不但会加重损害肝细胞,还会危及病人生命。所以只要发现生姜腐烂的,就整块丢掉吧。


要适量吃姜

生姜当中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扩张,从而络脉通畅、供给正常。


但若是一次食用过多的话,大量的姜辣素也会刺激到肾脏,以致口干、喉痛、便秘等不良后果,所以生姜一次不能吃太多,日常食用几片即可。


总的来说,适当吃点生姜还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对于炎炎夏季来讲,不仅能健脾开胃,还能防治腹痛、吐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


最后,附赠给小伙伴们一道

特别适合夏天吃的且易做的姜的美食

醋泡姜

功效:可刺激味蕾、健脾开胃,特别适合胃口不佳、食欲不振的人。

材料:嫩姜、米醋、糖、盐

做法:

  • 嫩姜削皮后,切成片(或者拍一拍,撕成条);

  • 姜片放入容器内,加米醋,没过姜片;

  • 添加少量糖和盐,盖紧容器;

  • 置于避光阴凉处,三天后就能食用啦~

Ps:但胃溃疡患者不适合吃醋泡生姜哦~


说了这么多,

大家都知道怎么吃姜了吗?

你还知道姜的哪些妙用?

欢迎留言说说看哦~

记得点【赞】!


参考文献:
1、李祥仁 《档案时空》 “药食同源”话生姜 2007-09-05

2、刘雪梅 《中成药》生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02-07-25

3、李素民 杨秀岭 赵智 樊德厚 《中草药》干姜和生姜药理研究进展 1999-06-15


举报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