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最不该做的这5件事,你中了几条?

文章来源:健康之路网发布时间:2019-07-22 11:51:53举报

七月一到,三伏天也就来了。


三伏天处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今年的【三伏天】时间为:

初伏:2019.7.12-2019.7.21

中伏:2019.7.22-2019.8.10

末伏:2019.8.11-2019.8.20


在这高热的天气里,不少人不经意间就会受到某些疾病侵袭(平时晒车晒房晒工资,有本事去晒个太阳试试),于是多人会像坐月子一样来对待伏天的养生


但真的有这个必要吗?其实啊,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养生,可能是在养病!



错误一:三伏天不能吃冰的

大热天吃热不受罪吗?


一入伏,很多人就会告诫说:不能喝冰水、不能吃冰淇淋,要喝热水,吃冰会使寒气入体。其实并不绝对,主要还是看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量的问题。


  • 比方说你平时喝惯了热水,吃冰的会感觉到不舒服,或是本身就是寒性体质,要喝热饮才会更舒服的,那自然就不要吃冰的了;


  • 但若是本身是热性体质,吃冰感觉解暑又过瘾,且吃后并没有什么不适的,那大可放心大胆的去吃吃冰镇的西瓜、冰棒或饮料。


所以

三伏天是可以吃些冰的东西的,只是不能“贪”吃即:忌贪凉,比如一口气吃太多冰棒,每餐都喝冷饮,那对身体当然是有害无益了。


错误二:三伏天不能开窗、不能吹风

不怕中暑吗?


很多养生帖会号召三伏天要像坐月子似的养生,即不能开窗、不能吹风、不能吹空调等“以热制热”的方式,这是不靠谱的。


我们除了在高温暴晒的室外会中暑外,在潮湿闷热、密闭通风差的室内,如果汗液没有得到蒸发,也同样会中暑。


所以

三伏天一定要适时开空调降温,但也不能24小时吹以及直对着空调吹冷风,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超过 8℃,当有汗时要进入空调房最好先换掉湿衣、擦干汗水。没吹空调时,要多开窗通风。


错误三:三伏天食欲不佳,要多进补

过度进补是会流鼻血、便秘的~


很多人会觉得夏季出汗多,人会虚,就需要多进补些人参、阿胶、冬虫夏草、鹿茸等补品,其实没必要。


一旦过度或进补不恰当,除了会增加脾胃负担外,还会出现厌食、腹泻、腹痛等症,以及导致失眠、流鼻血等不良后果。


所以

药补不如食补,还不如多吃些山药、大枣、薏米、红豆、绿豆、芡实、枸杞等药食两用的食品,来代替那些冬虫夏草、鹿茸、阿胶等补品。


错误四:三伏天锻炼,要汗出透了才行

汗出太多,很容易脱水出意外哦~


很多人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于是一到伏天,很多人都锻炼到挥汗如雨才满意,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夏天是要适当出汗,但并不代表要大汗淋漓。一旦过度运动,不仅会造成脱水,还很容易中暑;另外,中老年人出汗过多,还会导致血液黏稠、心脏病、脑梗的发生。


所以

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运动,运动最好选在早晨或傍晚;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在30分钟到1小时之内,一般人建议采用有氧匀速运动,避免进行极限运动和无氧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每分钟左右即可。


错误五: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这是要看个人体质的。


虽说某些风湿类疾病、胃肠道疾病、冻疮、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等通过穴位贴敷、艾灸、火龙灸、灸、拔罐、理疗等中医贴敷方法,能减轻或消除症状,但并非人人适合。


冬病夏治只适宜那些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且也不能代替其他治疗,如果一些慢性病患者还正在服药的话,在敷药期间是不能盲目减药或停药的。


所以

对于孕妇、糖尿病患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人、皮肤长有疱疖、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等)病人以及两岁以下的儿童,都不宜进行穴位敷贴治疗。


可以说,很多江湖传言的三伏天养生法不是完全可信的。总结来说就是:适量吃冰、适量出汗、适量进补、适当开空调、冬病夏治因人而异。



1、要多补水

正常来说,每人每天补水量要达到1.5 升,而夏天出汗多,还要多补充水分和盐分,每天的水需要量最好增加到 2 升以上。


» 所以要多喝白开水,出汗多时还要喝些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此外喝水时不可一次性猛灌,一定要小口慢饮,少量多次。


2、避免暴晒

暴晒除了会造成脱皮、皮肤红斑、起水泡外,还会引发皮肤癌,强烈的阳光甚至会损伤眼睛。


» 所以外出一定要涂防晒霜,并穿轻薄、透气的防晒衣,戴帽子戴太阳镜,尽量避免上午 10 点到下午 2 点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出门。


3、不吃剩菜

三伏天天气太热,剩菜容易滋生细菌,极易腐败、变味、长霉,就很容易让人中毒,轻则上吐下泻,重则脱水甚至死亡。


» 所以绿叶蔬菜最好都吃完不要剩,吃不完的就扔掉,其他菜在两小时内用保鲜盒或保鲜袋装后放冰箱,吃的时候,要加热熟透。

 

总之,三伏天养生不可太过绝对,一切以适量和自己身体舒适为主,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要让自己受罪


话说你在三伏天都有哪些讲究?

还听过哪些不同的养生方式?

欢迎留言说说看啊~

点个【赞】,让更多的人知道养生!


举报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