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室性并行心律(ventricular parasystole)占并行心律的60%。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parasystole tachycardia)较其他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多见。
双侧束支传导阻滞(双侧束支主干阻滞,双束支阻滞,左加右束支阻滞)
双侧束支传导阻滞(bilateral bundle-branch block,BBBB)简称双束支阻滞,亦称双侧束支主干阻滞,或左加右束支阻滞。是指左、右束支主干同时发生阻滞。
小儿窦性心动过速(小儿窦速)
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是指窦房结搏动频率增快,是机体正常代偿性反应,常出现在发热、哭闹、运动或情绪紧张时,婴儿每分钟心率在140次以上,1~6岁每分钟120次以上,6岁以上每分钟在100次以上,P波为窦性,为窦性
限制型心脏病
本病包括多发生在热带的心内膜纤维化及大多发生在温带的嗜酸细胞心肌病,本病在我国非常少见。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多发型高脂血症,复合脂蛋白型高脂血症,家族性复合高脂血症,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Ⅱb型,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Ⅱ型,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Ⅳ型,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症,家族性联合高脂血症)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familial combined hyperlipidemia,FCH)是于1973年首次被认识的一个独立的病症。在60岁以下患有冠心病者中,这种类型的血脂异常最常见。另有研究表明,在40岁以上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胎儿心内膜炎)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又名心内膜硬化症,其病因尚未明了。为婴儿心肌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又称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近十年来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先天性心脏病如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
单纯疱疹病毒肺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常发生在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少见。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见于免疫受损的病人、酒精中毒的病人、烧伤病人。大部分病人为成人;在婴幼儿可作为广泛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并发症。
汽油中毒
汽油为麻醉性毒物,误服煤油或汽油或吸入高浓度煤油或汽油蒸气都可引起中毒(keroseneor gaso1ine poisoning)。口服中毒可有口咽烧灼感、胃肠道症状、肝肾损害,吸入性中毒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呼吸系统损伤等。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慢性粒细胞性肺炎,慢性嗜酸性肺炎,迁延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迁延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CEP)又称迁延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肺炎 (chronic eosinophilic pneumonia,CEP)。本病较单纯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病程长,通常为2~6个月,甚至超过1年,症状也较严重。
肺炎衣原体肺炎
肺炎衣原体(TWAR株)(1965年台湾分离株TW-183和1983年华盛顿分离株AR-39)是目前临床上最常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衣原体种,目前仅有一种血清型,属严格的人类病原体,不存在动物中间宿主。
- 脾脏大会引起哪些症状脾大会引起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由于脾亢本身所导致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左上腹和左中腹的隐痛和胀痛不适,另外,由于脾亢会导致血象的三系减少,表现为进行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有明显的
- 治疗病毒性咽喉炎有什么药治疗病毒性咽喉炎可以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首先,每天早晚可以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漱口,可以清咽润喉,缓解咽喉部不适。其次,如果咽痛剧烈,还可以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有退热止痛的作用。另外,可以口服一清
- 扁桃体炎主要是什么细菌感染扁桃体炎主要是下列细菌感染,首先最常见的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另外也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另外,一些厌氧菌也可能会导致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也可能是细菌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