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疤疮

    天胞疮是一组慢性、自身免疫性大胞性皮肤粘膜疾病。

  • 伏暑(急性热病)

    伏暑是由暑湿之邪引起而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其发病急骤,病势既重又缠绵难愈;初起寒热不规则,有发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之邪内蕴外发的证候表现为主要特点。根据其发生季节及临床表现,临床上西医的秋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

  • 肾疳

    肾疳是五脏疳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骨疳、急疳。

  • 水逆

    指胃有停水,水气不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病变。

  • 三痹(行痹,痛痹,著痹)

    三痹是指行痹、痛痹、著痹三种痹证的合称。《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即是说因为各种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躯干手足的麻痹感。

  • 湿热下注

    湿热下注是一个中医的术语。中医认为,膀胱系津液之府,湿热蕴结于下焦,下注膀胱,湿热阻于肾与膀胱,导致肾与膀胱气化失常,则水道、小便不利,泄时涩痛,尿赤,尿浑浊,小便频数,淋沥不畅(即尿频、尿急、尿短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 肝火眩晕(肝着,肝胀)

    肝火眩晕,病证名。肾阴不足,肝火上亢所致的眩晕。《证治汇补·眩晕章》:“肝火眩晕,黑瘦人肾水亏少,肝枯木动,复挟相火,上踞高巅而眩晕。”

  • 葡萄球菌感染(葡萄球菌病)

    由葡萄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人和动物的化脓性感染。分为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条件致病性的表皮葡萄球菌,此外有腐生葡萄球菌。金葡球菌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故致病性强。是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多表现为皮肤、软组织感染,也可导致病情严重、危及生

  • 癔病性昏厥(气厥、郁厥)

    癔病性昏厥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症的一种病症,一般昏厥时间较短,醒后无后遗症,但也有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者。

  • 心阳虚

    心阳虚,中医术语,即“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了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病症。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