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性疾病的发生条件

凝血性疾病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一般是因为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多在婴幼儿期就有出血症状,常有家族史。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较为常见,患者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除了出血症状以外,还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凝血性疾病主要包括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血管性血友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其中血友病是由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所导致的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它是由于凝血因子基因缺陷导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维生素K缺乏,引起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包括凝血酶原,凝血因子七、九、十,这些因子需要由维生素K来参与,在肝脏合成,通过细胞膜释放到细胞外。严重的维生素K缺乏时,会出现自发性的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它的发生条件是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之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发继发性纤溶亢进。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