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中暑
降低中暑患者的体温,对于预后有决定性影响。中医认为,暑病即为夏令时节,因暑热病邪导致的情况,十分容易耗气伤津,所以主要治疗原则即为益气养阴,清泻暑热。
对于暑热内陷心包产生神昏谵语,高热烦躁,舌红脉数,直达命关等情况,主要开展开窍醒神,清热解毒,如安宫牛黄丸。
对于高热不退,手足抽搐,烦闷,躁扰,神昏等肝热生风的情况,主要增液舒筋,凉肝息风,选择羚角钩藤汤。
对于阳虚欲脱,阴损,汗出不温,面色不华,气息短促,主要益气固脱以及益阴复阳治疗。选择参附汤。
中成药主要清热解毒,清脑开窍,比如热毒宁,清开灵,醒脑静,藿香正气丸、人丹、十滴水。中医的食疗包括清暑益气汤,如冬瓜、鲜荷叶、赤小豆、扁豆,也可加葛根,还有祛暑的清新茶,比如杭菊花、竹叶心、麦门冬、佩兰叶,失眠的患者服这些效果相当好,其它的像西瓜翠衣汤、解暑汤等都可以。
轻型中暑的患者,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刮痧、按摩穴位,还可以拔火罐,一般是在肩部、手肘部。可与针灸的泻法结合,对于轻症患者选择督脉,阳明经,足厥阴肝经,大椎,曲池,委中穴等达到解热祛暑的作用。对于重症患者选择督脉,曲泽,百会,委中,水沟,十宣等穴位,可以针刺放血,达到开窍泄热的作用。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