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论

概   说

一、发病的概念: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的矛盾斗争过程。

二、发病学说的概念: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规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理论。

三、发病学说的特点:重视内因和外因在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1、内因是机体自身功能失调,最易导致外在致病因素的侵袭。

2、外在致病因素的侵入,加重机体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四、发病学说的源流:

(一)《内经》:提出“外内合邪”即重视内因,即亦不忽视外因在发病中的作用。

(二)《温疫论》:“本气充实,邪不能入”、“本气亏虚,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说明疫病之所以从呼吸道侵入人体,是由于本气亏虚,强调正气防御作用

第一节    发病原理

发病原理,简单说就是“邪正相搏” ,疾病发生和变化,在于正邪矛盾斗争的过程。   

致病因素作用人体后,能否使人发病,受诸多因素影响,不仅与人体正气的强弱,个体体质特点、精神状态有密切联系,而且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有关。

发病原理,旨在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包括发病的基本原理、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类型等。

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正气的基本概念:

   指人体正常结构与功能活动及其抗病、康复能力。包括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及其所产生的维护健康的能力。

2、正气的防御作用:

(1)抵抗外邪入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驱邪外出:消除邪气对机体的损害。

(3)修复调节能力:正气的“自和”能力对机体阴阳平衡进行调节,可不药而愈。

(4)维护脏腑经络功能协调:脏腑经络之气,推动调节各脏腑功能正常发挥,防止各种病理产物形成。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气强弱在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中,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表现:

(1)正虚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抗邪无力,邪气乘虚而入。

(2)正虚生“邪”而发病:脏腑功能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内生五邪而发病,或形成痰饮、瘀血、结石病理致病因素而发病。

(3)正气强弱决定证候类型:

正盛邪实——实证   邪盛正虚——虚实错杂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邪气的基本概念: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2、邪气的侵害作用:

(1)导致生理功能失常:

机体失阴阳失调 脏腑经络功能失调 精气血津液代谢及功能障碍

(2)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

机体皮肉筋骨损害 脏腑器官损害 精气血津液亏损

改变体质类型:改变体质特征,影响对疾病的易罹倾向。

3、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疾病的发病原因。

(2)影响发病性质:不同邪气,发病特点、证候类型不同。

(3)影响发病类型和病情:邪气性质和感邪轻重,与病情轻重有关。

(4)在特殊情况下,邪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如邪气毒力、致病力特别强,不可抗拒的暴力等。

(三)邪正斗争胜负与发病的关系:

1、决定是否发病。

正胜邪却——不发病  邪胜正负——发病

决定证候类型。包括病变性质,病情轻重都与正邪斗争有关。

二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因素与发病:

1、气候因素:

(1)不同季节,易感病邪和易感病不同。

(2)反常季节,促进病邪孳生与传播。

(3)气候反常,易诱发和加重宿疾。

2、地域因素:

(1)引发地方病:现代流行病学与地质学研究发现,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导致疾病的地区性和地方性。

(2)促使发病或加重病情:骤然异地而居亦可促成疾病的发生与加重,又称“水土不服”。

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多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

东北、西北:多克山病、大骨节病。 山区及远离海岸地区:多瘿病。 北方地区:多地方性氟中毒。

鼻咽癌以广东高发,食道癌以华北、西北高发,肝癌以江苏省启东县高发。

3、生活、工作环境:

(1)居处潮湿或从事水上作业之人易患寒湿病证;

(2)环境卫生不良,噪音污染,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

4、社会环境: “疾病的社会亲缘性”

(1)社会境遇:个人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及个人遭遇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素向?疏五过论》曰:“尝贵后 贱,虽不中邪,病从中生,‥”;“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病从内生,”

(2)社会治乱:“大兵之后必有大荒,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如《儒门事亲》:“以时言之,治平之时常疟病少;扰攘之时常疟病多。”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