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要早预防

       每天,我国约有1500人因心脏性猝死(SCD)离世。所幸,随着技术发展,不间断的心脏监测已能够帮助高危患者提早发现异常,远离心脏性猝死。

1、谁是高危患者

        心脏性猝死是异常凶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继而迅速导致死亡。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澍教授介绍说,曾发生不明原因反复晕厥的人,尤其是伴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警惕心脏性猝死。最好能及时就医,通过连续心电监测对晕厥的病因鉴别诊断,再对猝死的危险性做出科学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发生心脏性猝死。

        除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外,可疑房颤和房颤消融管理的患者,或不明原因卒中的患者,也应对心脏性猝死提高警惕。

2、为什么要连续监测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突发、迅速、无法预测的特点。在诊断心脏性猝死的过程中,心电图所传递的信息往往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数患者病因复杂,一次性标准心电图难以有效地捕捉能做出诊断的准确数据。动态心电监测(Holter)虽然可以提供长达24小时的连续数据,但其在患者工作、生活期间难免会受到各种干扰,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造成诊断困难。由此,人们不断改进研发了植入式心脏监测器,它的出现完善了既往心脏监测领域的不足,同时也提供了更加有效、可靠的临床诊断数据支持。

有研究结果证实,使用植入式心脏监测器者房颤检出率显著高于标准监测。植入式心脏监测器在6个月~3年内使房颤诊断率提高了5~7倍。在不明原因卒中患者中的房颤检出率还会更高。

3、心脏监测器什么样

       随着植入式心脏监测器的不断更新换代,其功能更加优化。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应用于临床的Reveal LINQ ICM植入式心脏监测器为例,介绍了新型植入式心脏监测器。现有的监测器能高效检出心律失常,还能准确记录房颤、室速、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等事件。对于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其诊断率为常规院内心电图监测的6.4倍,可以帮助78%的患者明确诊断。

        功能改进的同时,植入式心脏监测器的体积也在进一步缩小,新一代的心电事件监测器LINQ约为口香糖一半大小,重约2.5 克。植入时只需在胸部切开约1厘米的小口,通过注射方式将监测器插入皮下,植入后肉眼几乎无法发觉。

(摘抄自健康报)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