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走路不稳?—警惕多系统萎缩
二、辅助检查
1.神经影像学检查:
(1)结构影像学: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主要表现为壳核、小脑、脑桥萎缩。T2加权像脑桥十字形增高影(十字征)、壳核尾部低信号伴外侧缘裂隙状高信号(裂隙征)为MSA相对特异的影像学表现。高磁场(1.5T以上)MRI T2加权像可见壳核背外侧缘条带状弧形高信号、脑桥基底部十字征和小脑中脚高信号。
(2)功能影像学:18氟一脱氧葡萄糖PET技术(18FDG—PET)可显示壳核、脑干或小脑的低代谢,有助于诊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可发现突触前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失神经改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MS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Trace(D)值(即弥散系数)可作为诊断MSA并区分其亚型的有效指标,MSA—P患者壳核区域Trace(D)值明显升高,而MSA-C患者小脑和小脑中脚区域Trace(D)值明显增高。颅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弥散张量成像、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磁敏感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对于MSA的分型和鉴别诊断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2.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1)膀胱功能评价:有助于发现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可发现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逼尿肌一括约肌协同失调,膀胱松弛;膀胱超声检测残余尿量有助于膀胱排空障碍的诊断,残余尿量大于100 m1有助于MSA的诊断。
(2)心血管自主反射功能评价:卧一立位血压检测及直立倾斜试验有助于评价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发现患者夜间高血压。
(3)呼吸功能评价:睡眠下电子喉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患者的夜间喘鸣,亚临
床声带麻痹等。
(4) 睡眠障碍评价:多导睡眠脑电图有助于睡眠障碍的诊断。
(5) 肛门一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括约肌神经源性受损改变,包括自发电位的出现、MUP波幅增高、时限延长、多项波比例增多、卫星电位比例增多等。EAS—EMG是一种评价MSA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客观检测手段,对MSA具有支持诊断的作用,但难以鉴别MSA—P亚型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在怀疑MSA时该项检查可作为常规的电生理检查方法。
(6) 体温调节功能评价:发汗实验有助于发现患者的排汗功能丧失、泌汗神经轴。(7)反射定量检测可发现MSA皮肤节后交感神经纤维保留。
3.123I一间碘苄胍(123I—MIBG)心肌显像:可区分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交感神经节前还是节后病变,PD患者心肌摄取123I一间碘苄胍能力降低,而MSA患者主要是心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病变,节后纤维相对完整,无此改变。
4.神经心理检测:评估MSA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状态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5.基因检测:目前MSA疾病尚无明确的致病基因,但研究发现SNCA基因、GOQ2基因变异位点可增加MSA的发病风险。
三、诊断
1.诊断标准:目前MSA的诊断主要参考2008年Gilman等提出的第2版诊断标准。该诊断标准基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功能障碍和锥体束损害4种功能障碍的组合及其严重程度,将MSA分为“可能的”(possible)、“很可能的”(probable)和“确诊的”(definite)3个等级,见表1。
2.支持诊断的临床特征:
(1) 口面肌张力障碍;
(2) 不同程度的颈部前屈;
(3) 严重躯干前曲可伴Pisa综合征(属躯干肌张力障碍的一种类型,躯干向身体一侧强直性弯曲,伴轻度后旋,缺乏其他伴随的肌张力障碍症状);
(4) 手或足挛缩;
(5) 吸气性叹息;
(6) 严重的发音困难(主要表现为发音的发展速度低于相应年龄水平,发音延迟或发音错误);
(7) 严重的构音障碍(主要表现为咬字不清、说话含糊,声响、音调、速度、节律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性的改变);
(8) 新发或加重的打鼾;
(9) 手足冰冷;
(10) 强哭强笑;
(11) 肌阵挛样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
3.不支持诊断的临床特征:
(1) 典型的“搓丸样”静止性震颤;
(2) 临床上显著的周围神经病变表现;
(3) 发病年龄大于75岁;
(4) 共济失调或帕金森综合征家族史;
(5) 痴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
(6) 白质损害提示为多发性硬化;
(7) 非药源性幻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