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治疗的七大原则

儿童抽动症,学名叫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1885年法国的Tourette医生首先描述和报道7个抽动症的病例,后来就以其名字来命名,叫Tourette 综合征。抽动障碍起病于儿童期,是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抽动是一种突然的、快速的、重复的、非节律性的动作或发声,通常伴有其他的精神障碍,包括ADHD和OCD

  据文献报告,Tourette综合征年发病率为0.5%-1%,多数病例为散发,35%-50%的病例有家族史。发病年龄2-18岁,多在4-12岁起病,平均(12?4)岁,至青春期后逐渐减少。男孩多见,男女之比为3∶1-9∶1。

  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症状解析

  Tourette综合征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在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这二个方面:

  运动性抽动

  一般首发于面部,逐渐向上肢、躯干或下肢发展,表现眼肌、面肌、颈肌或上肢肌反复迅速的不规则抽动(运动痉挛),如眨眼、皱眉、眼球转动、撅嘴、奴鼻子、做怪相、甩头、点头、颈部伸展和耸肩等,症状加重出现肢体及躯干暴发性不自主运动,如上肢投掷运动、转圈、踢腿、顿足、躯干弯曲和扭转动作等,抽动频繁每天可达10余次甚至数百次,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时加重,精神松弛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发声性抽动

  发声痉挛是本病另一特征,30%--40%的患儿因喉部肌肉抽搐发出重复暴发性无意义的单调异常喉音,如清嗓音、犬吠声、吸鼻音、吼叫声、嘿嘿声、咂舌声及喉鸣声等,以及“喀哒”、“吱”、“嘎”等声响。有的患儿无意识刻板地发出咒骂,说粗俗、淫秽语言,模仿他人语言和动作(模仿语言、模仿动作)和经常重复词或短语(重复语言)

  儿童抽动症七大治疗原则

  1、轻症可不用药,采取暂时观望策略;

  2、中重度应考虑药物治疗,特别是当抽动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时;

  3、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以减轻副作用;

  4、足够的疗程,适宜的剂量,一般观察至少4--12周再评定疗效,不宜过早更换药物;

  5、尽量单药,难治的或有共患病者,可考虑联合;

  6、维持治疗时间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较轻者维持治疗6--12个月,对于重者,应维持治疗1--2年或更长时间;

  7、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量的1/2--2/3。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