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马拉松心跳骤停事件学学现场急救(节选)
2015 年 9 月 20 日,在北京马拉松比赛 37.5 公里处,一位 30 岁男性参赛者突然倒地发生心跳骤停,专程到北京参赛的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杨达文医生不顾长途奔跑后的疲惫,与同道一起给病人进行心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急救人员到达,120 急救医生在移动中连续心外按压,救护车车上电除颤 4 次,将患者送往医院。该患者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心脏支架治疗目前已在恢复中。我们知道,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担负着人体全身的血液供应。心跳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的排血。其实,心跳骤停不仅发生在心脏病的病人,意外事故和一些严重的非心脏疾病也可以导致人的心跳骤停。
当病人出现心跳骤停后,就会迅速出现全身缺氧而危及生命。
科学研究发现,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是较差的,一般只有 4~6 分钟,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改善,病人的脑功能有可能部分或完全恢复的;超过这一时间,大脑皮质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大脑功能完全丧失,出现脑死亡。由此看来,心跳停止应该在 3 分钟内得到有效的治疗,几个小时后,大脑组织就会发生坏死和溶解。大量医学研究证实,真正的脑死亡是不可能恢复的,是没有治疗价值的。在医学上将心跳骤停的抢救称为心肺复苏。
专家们认为,心肺复苏应该争分夺秒,强调在现场进行。看来,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对于提高心跳骤停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的。那么,出现心跳骤停后怎样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呢?
首先要迅速判断病人是否出现心跳骤停。判断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是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的搏动消失,只要出现这些表现者,就可以确诊为心跳骤停,应立即行心肺复苏,通常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人工胸外按压。
1.人工呼吸法:用手捏住伤员的鼻子,将伤员的头部向后过伸,使其气道打开。口对口用力对伤员吹气,同时观察伤员胸部是否上升,看到伤员胸部上升,停止吹气。让伤员被动呼出气体,然后再给伤员深吹气,成人每分钟 14~16 次,儿童每分钟 20 次。最初六、七次可快些,以后转为正常速度。
2.胸外心脏按压术:将病人放置在平地或硬板床上,抢救者跪或站于伤员一侧(一般为右侧),一手掌根部放于伤员的胸骨下半部,另一手放在第一只手手背上,儿童一只手掌即可,手臂伸直,利用身体的部分重量下压胸壁 3~5 cm,即放松(儿童2.5~4 cm),抬手时掌根部与伤员胸壁不能脱离,成人每分钟80~100次。
由于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常是同时存在的,因此,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必须同时进行。两者的比例是 30:2,即行胸外按压 30 次后,行人工呼吸 2 次;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应积极作好病人转运工作,做到边按压,边转运,以便让病人尽早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如果每个公民都能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将会为心跳骤停的病人赢得宝贵的时间,这就是“时间就是生命”的真正含义。如果在路上,在单位,在家里,遇到这种病人您敢去施救吗?
2015 年北京马拉松比赛发生心跳骤停的参赛者,幸运地遇到杨达文医生,赢得了宝贵的3分钟,是不是值得我们效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