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
很多家长认为,腹泻病就是拉肚子,等几天就自然痊愈,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腹泻病不是简单的拉肚子而已,而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过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1岁以内约占50%,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小儿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小儿腹泻病,按起病程分为急性腹泻(连续腹泻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连续腹泻2周至2个月),慢性腹泻(连续腹泻2个月以上)
小儿腹泻病,按发病原因主要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
一.感染性腹泻 由肠道内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4小类引起,其中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最为常见。
1.病毒感染:夏秋季小儿腹泻主要病毒病原体为轮状病毒,其次是星状病毒,杯状病毒科的诺沃克病毒,此外科萨奇病毒、埃克病毒、肠道腺病毒等都十分常见。
2.细菌感染:细菌性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细菌体为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和沙门菌等。
2.1大肠杆菌中以致病性大肠杆菌最常见,其次是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引起痢疾样腹泻),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肠黏膜坏死和肠液分泌,也是最严重的致病菌)和粘附—聚集性大肠杆菌
2.2空肠弯曲菌直接侵入空肠、灰常和结肠黏膜,引起侵袭性腹泻,还能产生肠毒素。
2.3耶尔森菌除侵袭小厂、结肠黏膜外,还可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性腹泻。
2.4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和其他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主要引起痢疾样腹泻。
3.真菌感染:小儿以白色念珠菌致腹泻病多见。
4.寄生虫感染: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感染所致。
二.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原因为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2小类所致。
1.饮食因素
1.1喂养不当、喂养不定时、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者大量喂食淀粉、脂肪类食品均可导致,另外,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也可引起高渗性腹泻。
1.2喂养牛奶或者大都等食物过敏可导致过敏性腹泻。
1.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或者活性降低,导致肠道对糖的消化和吸收不良也可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
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或过凉等均可使肠道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