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超声指导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俯卧位通气(PPV)是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多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PPV可改善严重低氧患者的氧合,显著降低28 d和90 d病死率[1],它也是继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后,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78例重度ARD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符合2012年ARDS柏林定义对于重度ARDS的诊断标准,即在PEEP ≥5 cmH2O(1 cmH2O=0.098 kPa)时,PaO2 /FiO2≤100 mmHg(1 mmHg=0.133 kPa)[5];(3)已行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且机械通气时间>36 h;(4)血流动力学稳定(平均动脉压≥65 mmHg,心率≤100次/min,多巴胺≤15 μg?kg–1?min–1,或去甲肾上腺素≤0.5 μg?(kg?min)–1,或肾上腺素≤0.2 μg?(kg?min)–1[6];(5)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颅内压增高者;(2)急性出血者;(3)颌面部创伤者;脊柱损伤者;骨盆骨折者;胸骨骨折者;(4)近期腹部手术者;妊娠;(5)连续胸膜漏气。本研究已获得四川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2015)。
二、方法
1.俯卧位通气:
(1)PPV前准备:停止鼻饲,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误吸;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防止意外脱管。使用芬太尼、咪达唑仑常规镇痛镇静(Ramsay)评分4~5分。使用德国Drager Evita XL呼吸机进行控制通气,潮气量6~8 ml/kg,吸气时间1.0~1.2 s,峰流速45 L/min,维持气道平台压(Pplat)≤30 cmH2O,呼吸频率14~20次/min,吸入氧浓度40%~100%。(2)PPV实施:改变体位时扶托头颈部,保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超声检查:
肺部超声由经过统一培训与认证的医师进行操作,患者俯卧位通气时使用飞利浦IE–ELIT 1–5HZ凸型探头行俯卧位肺部超声检查(PLUE)。分别于俯卧位通气即刻、俯卧位通气2、4、6、8 h对患者肺重力依赖区进行超声检查,以脊柱旁线、肩胛线、腋后线为体表标志,先将单侧后背划为3个区,再将每个区域3等分,患者单测肺共划分为9个区域、8个测量点(去除肩胛骨遮盖的点),双侧共计16个点[7](图1)。超声检查时探头放置垂直于肋间。
图1
肺部超声俯卧位检查区域
ARDS患者的通气状态分为4种超声显像,(1)正常通气(N):有A线或少于3个孤立B线的肺滑动征的存在;(2)肺气化水平轻–中度降低(B1线):多条边界清楚规律分布且间距7 mm以上或不规律分布的B线(≥3根);(3)重度通气水平减低(B2线):弥漫分布的连续B线;(4)肺实变(C):以动态支气管充气征为特征的组织形式;当肺实变合并胸腔积液时,计为C/P(图2、图3、图4、图5)。肺通气评分方法:N为0分,B1为1分,B2为2分,C或C/P为3分[8],记录每个区域通气的最差值即肺通气评分最高分。把各个部位的评分累加,得出俯卧位时患者背部的肺总通气评分。
图2
正常通气
图3
肺气化水平轻–中度降低
图4
重度通气水平减低
图5
肺实变合并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