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怎么办?

踝关节扭伤后应尽早冷敷。不小心损伤了踝关节,要尽早冷敷,是这样吗?踝关节的扭伤大多是一种软组织损伤,极少伴关节脱位及骨折。一般的踝关节扭伤呈现局部肿胀明显,自觉疼痛,行走时脚不敢沾地,否则将疼痛难忍,使得运动功能障碍。扭伤后24小时内能否及早控制损伤部位出血及炎性是缓解症状的关键,将为后续治疗及防止踝关节失稳,避免后期的持续性疼痛打下良好基础。在扭伤时期采用冷敷处理,一是可使局部小血管收缩,减少出血。第二可减轻患处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液渗出。这两个方面的作用都有利于减轻及消除局部肿胀和疼痛。

冷敷的方法多是用冰袋(家庭中也可用冰冻的毛巾或冰块)贴敷于扭伤的部位。冷敷的时间不应少于6-12小时,一般主张每隔10—15分钟冷敷1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呈间隔状态。近年也有资料表明,持续性给予冷敷5—6个小时不间歇,其效果优于间隔冷敷法。持这种观点的医生认为持续性冷敷既可延长小血管收缩时间,防止第二次出血,又可明显减少局部炎性渗出量,更有利于达到止血、消肿和促进关节韧带修复的目的。但也有不同的观点存在,认为持续性冷敷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冻伤” ,并因长时间持续冷敷而使血液显著减少,影响代谢而不利于局部关节韧带的修复。 因此, 究竟是采取间断冷敷还是持续冷敷都应慎重选择。主要根据创伤的严重程度和患者体质而定。如果患者较为年轻,且损伤程度较重,可考虑选择持续冷敷法,反之则选择间隔冷敷法。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