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识别内源性抑郁

1. 你是否感到很难打起精神来? 严重内源性抑郁患者可能完全丧失心境反应性,但大部分患者仍具有一定反应性,如看到自己的孙子/孙女时能稍微振作。 2. 你是否感到难以从之前享受的活动中获得乐趣? 一些患者可能给出绝对的回答;即便并非绝对,也与平时显著不同。 3. 你是否感到早上难以起床?如果是这样,那么仅仅是因为缺乏动力吗? 动机缺乏,而非单纯的疲乏,在评估中具有很高的权重;真正的内源性抑郁患者可能从床上换到电视前的沙发上,忽视个人卫生情况,即便心境正常时很爱干净。 4. 你的心境和精力在一天之内是否有所不同? 大部分内源性抑郁患者可能报告,病情在早晨更重,一天内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逐渐改善。一小部分患者报告称在日落时再次出现下降。 5. 你集中注意的能力有无变化?是否感到脑子一片混沌? 大部分抑郁患者可能承认集中注意的能力受损。非内源性抑郁患者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担忧和分神的想法太多,而内源性抑郁患者则可能将其描述为难以摄取及写入信息,即脑子混沌。 6. 你是否感到走路及交谈的速度变慢,或激动不安,比如来回踱步,难以安定下来? 这一问题用于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精神运动性紊乱。 此外,建议观察患者的言行:严重内源性抑郁患者在交谈中可能以单音节词为主,且行动迟缓。评估新患者时,可从患者的亲属及朋友处获取信息。若患者存在忧郁型特征,他/她可能描述自己在抑郁发作时与世隔绝或缺乏社会性,被问及具体问题时「眼中失去光芒」。 若患者存在抑郁、双相障碍或自杀家族史,内源性抑郁的可能性升高;若发作可自行缓解,或呈现与客观情境不相称的严重度及持久性,或患者承认失去对自我的控制(如感觉自己的疾病是被强加,而非对生活应激源的自主应答)时,内源性抑郁的可能性更高。 治疗 面对内源性抑郁患者,首先需要区分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前者往往在青少年或成年期起病,抑郁家族史阳性,但并无明确的器质性综合征;后者往往年龄较大,家族史更倾向于心脑血管疾病而非抑郁,且往往存在基线认知损害,MRI提示高信号及尾状核/壳核体积下降。这些患者最初可能对抗抑郁药或ECT治疗产生应答,但病程常持续进展,复发间隔缩短,病情改善程度降低。一段时间后,血管性痴呆浮出水面,内源性抑郁仅仅是先兆。 对于大部分无器质性原因的内源性抑郁患者,抗抑郁药为一线治疗,但不同类别的抗抑郁药疗效并不一致。例如,SSRIs的疗效总体上不及SNRIs,后者又不及TCAs和MAOIs,可能与药物的NE/DA能效应有关。 对于既往未使用过抗抑郁药的年轻内源性抑郁患者,若SSRI治疗2-4周后无应答,则建议联用增效治疗或换用作用机制更广的药物。作者结合个人经验指出,尽管常被推荐用于抑郁增效治疗,但锂盐似乎只能为10-20%的患者带来获益;低剂量(1.25-5mg)奥氮平增效治疗效果稍优,获益患者的比例约为30-40%,可能与其DA能效应有关。若一周后病情改善不明显,则予以停用;若治疗成功,作者往往会在症状缓解1周后逐渐减停奥氮平。若症状持续未缓解,则可能换用更「广谱」的抗抑郁药。 若上述治疗均告失败,或存在高阶风险,或患者此前对ECT治疗应答良好且无持续后遗症,则可考虑起始ECT治疗。作者很少在治疗早期启用ECT,主要目的在于规避持续性认知损害,尽管其风险较低。另外,即便治疗成功,患者仍须接受药物治疗,以维持症状平稳。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