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皮肤治疗和护理



敏感性皮肤是一种特殊的皮肤类型,指面部皮肤在受到外界物理、化学、热等刺激时,易出现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症状并伴瘙痒、刺痛、灼热、紧绷感等主观症状。所以严格来说,敏感性皮肤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皮肤的亚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不同国家和人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敏感性皮肤发生率较高,例如,在美国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率为44.8%,欧洲为38.4%。因此,敏感性皮肤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皮肤问题。根据其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与遗传、性别、年龄等因素相关;继发性主要由炎症性皮肤病(痤疮、日光性皮炎等)、外用药物(糖皮质激素、维A酸、水杨酸等)、不恰当的护肤和美白祛斑(换肤综合征)、微创(激光术后)等引起。

一、发生机制

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机体内在和外界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激活皮肤免疫反应,感觉神经信号输入增加,血管反应性增强,导致血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引起了敏感性皮肤的发生,使皮肤出现红斑、毛细血管扩张,自觉有紧绷感、灼热、瘙痒等症状。

皮肤屏障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及细胞间脂质,如神经酰胺构成。某些人群因遗传原因,皮肤较薄,角质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质稳定性差,使自身皮肤屏障功能不健全。同时,由于临床上外用糖皮质激素、刺激性药物以及化妆品使用不当、激光治疗等,均可诱发和加重皮肤屏障受损。一旦皮肤屏障受损,皮肤抵抗外界刺激、日光、微生物、抗原物质的能力降低,对内锁住水分的作用减弱,在炎症反应、神经血管高反应的作用下,容易出现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干燥、脱屑伴灼热、紧绷感。

二、临床诊断标准

敏感性皮肤的诊断主要从患者的主观和客观症状进行判断,主观上:患者自觉皮肤出现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伴灼热感,不能耐受普通护肤品;客观上:用面部皮肤图像分析仪进行皮肤生理功能检测,可以看到敏感性皮肤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较健康人更为明显,经表皮失水量较健康人高,表皮含水量降低。

三、处理策略

敏感性皮肤目前缺乏统一的处理方案,根据其发生机制,主要的处理包括,患者自我保养、恢复皮肤屏障、降低血管神经高反应性、减轻炎症及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皮肤耐受性。

1.自我保养

敏感性皮肤极易反复发作,正确认识和处理,使皮肤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很重要。避免滥用化妆品,最好使用医学护肤品;洗脸用温水,柔软毛巾,不用洗面奶等洗涤剂,避免过度清洗;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避免热喷、按摩,特别是“去死皮”等不当的“保养”需要避免;需要定期治疗与随访,给皮肤充分时间修复;有耐心和信心,大部分敏感性皮肤能恢复正常。

2.恢复皮肤屏障

由于敏感性皮肤存在皮肤屏障受损,伴有炎症反应。而医学护肤品多以活泉水或植物活性提取物,如青刺果、洋甘菊、马齿苋、芦荟等为主要成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实了这些成分具有修复皮肤屏障、抗炎、抗敏的功效。医学护肤品都对敏感性皮肤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降低血管神经高反应性及炎症反应

药物及物理治疗

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配合药物治疗,如为继发性敏感性皮肤,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选择导入(超声或离子导入)、冷喷冷膜、强脉冲光(光子)、激光、红蓝光、药物面膜等治疗。

四、结语

敏感性皮肤是比较常见的皮肤亚健康状态,且发生率逐年增高,针对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机制: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感觉神经信号输入增加、血管反应性增强、炎症细胞浸润等,治疗可采用医学护肤品及药物,配合光子、激光等现代皮肤医疗美容技术治疗,加上您自己正确的护理和保养,就能使敏感性皮肤恢复屏障功能并维持在一个正常的状态。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