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了降压,如何把握?
急性脑出血(ICH)每年影响全世界数百万人群,致死致残率极高。早期血压升高是 ICH 的常见症状,而且血压升高与血肿扩大、不良预后相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多年来关于血压管理,到底是在于血压目标值,还是在于如何达标呢?
1最新研究的证据
重视血压的变异性
2018 年 1 月,STROKE 杂志上发表了 FAST-MAG 试验中关于自发性脑出血超急性期血压管理与预后间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一起来看一看。
该研究共入组 386 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记录其入院时收缩压血压及入院后 24~26 小时收缩压及血压变异性与不良预后间的相关性。
入组患者中,入院后首次血压记录的中位时间为发病后 23 min,其中位收缩压为 176 mmHg;第二次收缩压记录的中位时间为发病后 57 min,中位收缩压为 178 mmHg;入院后 24 小时,其中位收缩压降至 138 mmHg。
结果显示:270(69.9%)例患者 3 个月后预后不良(mRS 评分为 3~6 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平均收缩压与不良预后相关,但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平均收缩压及最大收缩压与预后间均无相关性,但在超急性期及急性期所得的 3 个血压变异性参数均与不良预后相关,特别是超急性期血压变异性。
作者 Chung 等认为,脑出血发病数分钟及数小时内血压变异性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院前及急诊维持血压稳定性为未来临床研究的潜在治疗目标。
2
血压管理之争
近些年对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压管理的研究正是见仁见智,两个相似的随机对照试验所得结果却是相反,让研究者困惑不已,但仔细分析,细节之中暗藏很多信息,值得我们深挖。
INTERACT-2 研究证实了早期强化降压至收缩压(S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