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治疗误区

误区一: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在儿科不管急性胃炎还是腹泻,都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比如以下方面

轮状病毒肠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轮状病毒肠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某些地方不管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都用抗生素,结果引起抗生素耐药,真的需要抗生素时效果却不好了。

大部分急性胃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有人要问了,我们孩子急性胃炎,化验的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很高,需要有抗生素吗?呕吐是一种急性的应激反应,这时候体内白细胞会增高,再者呕吐时血液浓缩,也会白细胞增高。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大部分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第二天血象就基本正常了。

过敏性肠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过敏性肠炎时大便会有白细胞红细胞,这时候使用抗生素是没有益处的,当然需要首先排除细菌性感染。

误区二:过度输液

孩子过度输液问题严重

许多家长已经把静脉输液当成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孩子大病小病都选择输液。有的是家长爱子心切,恨不得病立马好;有的医生怕纠纷,就顺水推舟,结果医患一拍即合,其乐融融,受罪的是孩子哭的哇哇叫。

记住,不适当的输液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危及生命!

儿童输液常见的问题

1.发热、寒颤、甚至休克等过敏反应

2.输液时看护不好还容易小儿容易出现脱针刺伤、静脉炎、皮肤感染空气栓塞等不良后果

3.孩子遭受扎针的痛苦,造成心理恐惧

4.增加经济负担

5.小儿血管细,血管穿刺时容易动来动去,静脉穿刺难度大。碰到不讲道理的人,更容易引起纠纷,不良媒体再一起哄,更是给儿科医护的工作雪上加霜

急性胃炎、腹泻时80%的脱水症状通过口服补液就可以改善。

是否需要输液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评估,例如

1.休克

2.脱水伴意识改变或严重酸中毒

3.口服或肠内补液无效

4.通过鼻饲或者肠内补液仍呕吐

5.严重腹胀或肠梗阻

以上症状需要静脉补液

误区三:过度强调止泻

唐朝名臣魏徵对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同样,对于我们治疗腹泻还是急性肠胃炎,补充水分是关键。水分营养补充充足了,疾病自然而然的就很快康复了。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儿科专家共识都非常强调这一点。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

点击阅读:大禹治水对治疗儿童腹泻的启发--儿童腹泻该别急着止泻

大禹的老爸治水采用堵的办法,结果越搞越止不住洪水。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洪水才慢慢退去。我们治疗腹泻也是这个道理。

过度强调止泻,快速止泻,病毒、细菌及产生的分泌物炎症因子排泄不出去,病能好吗?

所以说,过度止泻弊大于利。

误区四:饮食不当

有的家长在孩子腹泻时饮食过于谨慎了,例如以下2种情况:

只喝白粥:喝白粥时间久了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容易加重腹泻。所以,只要肠道功能可以,不要刻意的忌口。

停母乳喂养:有的妈妈看到孩子吃母乳就拉肚子,就停了母乳。其实,母乳非常有营养,还有增加小儿免疫力的作用,非常容易消化吸收。腹泻小朋友,尽量不要停母乳,可以分次少量喂养,如果存在乳糖不耐受,可补充乳糖酶。

腹泻还需要避免吃含糖分高的食物,糖分太多的食物容易产酸,增加肠道渗透压,加重腹泻。

此外,吃豆类、豆制品等易引发胀气加重腹泻。

奶制品由于脂肪高,也应该在腹泻好转时再食用。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