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也会得肿瘤吗?
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
胆囊癌
当前肿瘤的病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胆囊癌也是如此,而且
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仍很不理想,等出现临床症状才诊断出
胆囊癌常常是较晚期了,预后不佳,因此
胆囊癌的预防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在
胆囊癌发生之前就将胆囊相关疾病处理掉。大量资料表明,胆囊切除术与
胆囊癌死亡率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对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施行胆囊切除术,能有效地预防
胆囊癌的发生。一般建议有以下表现者应考虑积极手术治疗:
1、明显症状的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特别是胆囊结石大于2cm,胆囊萎缩或囊壁明显增厚;
2、B超提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
3、瓷器样胆囊;
4、胆囊结石合并息肉样病变;
5、胆囊颈部嵌顿结石;
6、胆囊瘤样病变,特别是直径大于1cm或蒂粗而短的腺瘤;7、胆胰管汇合异常。对于健康人群,每年定期行腹部超声检查,如发现胆囊有问题,应及早就诊做进一步检查,其中腹部CT和核磁共振等较为常见,抽血查肿瘤标记物CA19-9和CEA对
胆囊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特异性不强,可供参考。
胆囊癌与胆囊良性疾病有啥关系?
胆囊癌的发病机制与其他肿瘤一样,目前还未能完全搞清楚。
但
胆囊癌的发生确实与胆道一些良性疾病有密切关系,例如胆囊结石、胆囊腺瘤、胆胰管汇合异常等。普遍认为胆囊结石是
胆囊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国内资料报道
胆囊癌患者中有近一半同时合并胆囊结石,有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病人患
胆囊癌的危险性是非胆囊结石人群的十倍左右,而且结石越大,患
胆囊癌的几率越高。结石大于2cm者患
胆囊癌的危险性是结石小于1cm的五至六倍。
此外,长期的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壁钙化,即所谓“瓷胆囊”其癌变率也较高。随着人们健康体检越来越多,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比例也有升高的趋势,这些“胆囊息肉”多数是多发性胆固醇性息肉,不是“真正”的肿瘤,一般不会引起癌变,如果是单发息肉、大小超过1cm、扁平蒂粗,癌变机会较多,这种情况应考虑为癌前病变,应及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