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治疗今非昔比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在30年前,对于一般神经外科医生来讲,还是相当神秘的。它曾被神话,被喜欢垄断的人变为仅能由自己掌控的特权。现如今,此手术早已打破了垄断,其技术已相当成熟,成为脑外科常规的手术。经过长期的实践,特别是近10余年来的临床经验,我的观点是,颅内各型动脉瘤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介入为辅。当然,这只是一己微言,远非定论。 虽然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神话早已被打破,但是目前对于原属“绝症”的各种巨大复杂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依然极具风险,仍然是困扰神经外科医师的难点之一,将之喻为“刀尖上的舞蹈”亦不为过,它考验着术者的综合素质,其中的许多问题还处于探索之中。要解决这些难题,术者不应仅仅是个“夹闭动脉瘤”的“专家”,还需具备扎实的颅底手术知识、掌握血管吻合技术并采取恰当的手术策略。 下面重点对各型常见动脉瘤的手术要点加以简述。 首先,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在着手处理任何瘤体前,均应先行显露载瘤动脉的远近端。这样,术中就可根据需要,随时对载瘤动脉进行控制,切忌直奔主题。若在掌控载瘤动脉前,瘤体一旦破裂,手术将会很被动,有时甚至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对术前已经破裂的动脉瘤尤其如此。所以,手术时,要小心慢慢地循序渐进地推进。首先,将外围远处的粘连和脑池的蛛网膜分开,这也是吸除脑脊液,使脑压下降的过程。有时,已破裂的动脉瘤,出血后数天经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脑积水。此时手术则脑压较高,不易进入。这时,翼点入路可选择“潘氏点”穿刺脑室额角释放脑脊液。其他入路时,可灵活选择穿刺脑室的枕角、三角区等进行放液减压,也可以术前留置腰大池缓慢放液或术中先将颈动脉池打开放液。总之,要使脑压充分下降减少人为的脑损伤。第二步,将已松解的脑叶小心分开。在有了充分的术野后,分离暴露载瘤动脉。这时,就能从容地对其进行控制。最后,当然是小心地显露瘤颈。例如,对前、后交通动脉瘤(已破裂者)来说,可采取“遇前先后,遇后先前”的原则来分离珠网膜及局部粘连,即前交通动脉瘤时,先分开颈内动脉池、牵开颞叶再逐渐暴露A1、A2段及瘤蒂;而后交通动脉瘤时,应先将侧裂及视神经与嗅束间蛛网膜完全分开,牵开额叶,以在处理瘤蒂前得到足够的操作空间。 2.宽颈动脉瘤要尽量顺行载瘤动脉进行夹闭,以免载瘤动脉主干狭窄。此种情况时,提倡使用跨血管夹(窗夹)。 3.目前共识,已破裂的动脉瘤要尽快进行手术。 4.不要刻意追求小骨窗、“微侵袭”。它绝不是天然的微创手术。在合并脑内或脑室内血肿时尤其如此! ? ? ? ?下面分述一下主要的动脉瘤类型: 1.后交通动脉瘤:基本是翼点入路。未破裂的较小的窄蒂的后交通动脉瘤,被认为是最易夹闭的颅内动脉瘤。翼点入路,甚至不用分开侧裂,仅将颈内动脉池打开即可直接夹闭。但当瘤蒂抵近前床突并其体积较大时,往往在开颅前要从颈部暴露颈内动脉,以控制载瘤动脉的近心端。这样在需要磨除前床突时可较安全地进行操作,也能在实际夹闭时,根据需要(如为降低瘤体的压力或控制术中已破裂的瘤体)方便地对载瘤动脉进行阻断而不占用有限的手术空间,对较为粗大后交通要尽可能的保留。双侧后交通动脉瘤时,不提倡一侧开颅夹闭双侧瘤体,谨慎为上。 2.前交通动脉瘤:入路主要有两种:“翼点入路”和“冠状切口,额部开颅,前纵裂或额底入路”。这主要取决于瘤顶的方向。如瘤顶指向前、下时,可选“翼点入路”;而当瘤顶指向后、上时,因从翼点方向进入,常有同侧A2遮挡瘤体,不方便操作夹闭。此时,可选额部入路(经额底或纵裂),从双侧A2间暴露瘤蒂。至于手术侧别的选择,有人不管动脉瘤由哪侧主要供血,均执拗地行右侧翼点入路。这是可商榷的,我认为还是要以动脉瘤的主要供血动脉来决定手术的侧别。不论哪种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时,都要看清“四根”动脉再进行,即双侧A1和双侧A2段,以防误夹。当然前交通本身也要保护,A1是单干时更是如此。 3.眼动脉或眼动脉段动脉瘤:后交通至眼动脉之间的颈内动脉也叫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其间发生的动脉瘤即称眼动脉段动脉瘤。此类动脉瘤因近颅底与前床突关系密切而使手术的难度风险陡增。手术前,最好先经颈部暴露颈内动脉,以免术中被动。根据瘤体的大小和部位,可单纯磨除前床突或广泛磨除眶上裂、视神经管及部分鞍结节。这样,在使瘤体充分暴露时,不损伤视神经。使用磨钻时,向前用力且各型钻头齐备。注意适当妥善的处理海绵窦出血。 ? ? ? 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及手术难度,要明显高于前循环动脉瘤。有观点认为,前循环动脉瘤应以手术为主,而后循环者应以介入为主。此说有一定道理。但根据具体病情,甚至我们的国情,并结合我们的经验、观念、手术器械和手术技巧的进步,现在此类动脉瘤的治疗,在我院仍以手术为主。 为什么后循环动脉瘤手术风险大、难度高?后循环实际上就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它位于后颅凹脑干腹侧。此处空间狭小、神经密集,脑干的供血主要依赖于此。如这里发生动脉瘤,即使其瘤体很小,因制约因素很多,在手术操作上仍会困难重重。另外,后循环动脉瘤与前循环相比,复杂巨大者较多。发病常有先天因素。病理上夹层动脉瘤多见,瘤内常见大量血栓。所以,这类动脉瘤的起病,多会以占位性压迫症状为首发表现。而介入治疗对于解除占位效应就无能为力了。下面我具体谈谈一些常见典型的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原则。 1、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这类动脉瘤应是最典型的后循环动脉瘤。如瘤体较小(直径约2-3mm),瘤顶向上或向前时,颞枕开颅或翼点入路均可。颞枕开颅的优点是,开颅相对简单,可从侧方观察瘤体并夹闭。尤其当瘤颈较宽时,从此方向可顺行血管走向进行夹闭,不易造成载流血管的管腔狭窄,所以更具优势。缺点是,因瘤体的阻挡,可能会误夹对侧的丘脑深穿支,可致术后病人出现意识障碍。但当瘤体较小时,此类误夹概率较低。当瘤顶指向后方时,经翼点入路,能有从前向后的观察角度,这样在夹闭时更加方便,且能更清楚地看到双侧P1段的丘脑深穿支。但是,如果基底动脉顶端分叉低于后床突,此时若行翼点入路,要考虑术中磨除部分后床突,以增加手术空间。再加上这种操作一般在颈内动脉附近(外侧)进行,如果没有一定的显微手术经验和技术,这一操作难度和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当基底动脉顶端分叉动脉瘤的瘤体较大时,一般采用翼点入路。也有人为了扩大操作空间,更好地显露基底动脉和瘤体,以利于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而行额眶颧入路(Dolanc)。当然,瘤体较大时,如瘤体大于10mm,还可选择颞枕-翼点联合入路。即从颞枕方向控制载瘤动脉(基底动脉)的近心端--临时阻断夹从此轴向放置能为翼点方向腾出了宝贵的空间;而从翼点方向夹闭瘤体。因此部瘤体位置深在,动脉瘤夹多选用长头的直夹(如780型)。至于P2段以后的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手术相对简单,手术一般以翼点入路和颞枕入路为主,在此不专以讨论。 2、小脑上动脉动脉瘤 此部动脉瘤比上述基底动脉顶端分叉处者,位置更行靠下,已至桥脑腹侧。这时,翼点入路已难充分显露。若使桥脑腹侧的暴露更加直接充分,乙状窦前入路是很好的选择。如若瘤体并不与基底动脉主干相关,也可选择颞枕开颅入路。当然,额眶颧入路也是一个不错入路。 3、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 此处动脉瘤已位于桥脑腹侧的下端,从控制载瘤动脉的角度来看,手术暴露更困难,更复杂。至于采用哪种手术入路,主要取决于瘤体的大小、形态、位置及瘤体与基底动脉的关系等。瘤体较小而与基底动脉关系不甚密切时,可用简单的乙状窦后入路(CPA开颅)。反之,根据具体情形,可选择自上而下的乙状窦前入路或也可选择自下而上的远外侧(或扩大远外侧)入路。 4、椎动脉动脉瘤 虽然,此类动脉瘤已位于延髓腹侧,手术风险更形加大。但若不属大或复杂动脉瘤,瘤体未累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和基底动脉起始部(双侧椎动脉汇合处),手术仅取远外侧入路即可。因基底动脉起始部动脉瘤常涉及三条主要动脉--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手术是异常复杂棘手的。往往需要bypass,以重建颅内血管,并需对进行瘤体塑型。所涉问题极其繁杂,手术极富挑战性,且多处于摸索中,故不在此赘述。 5、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 如瘤体未累及椎动脉,可行远外侧简单夹闭。若瘤体位于小脑扁桃体袢(也是好发部位),行后正中开颅即可。因此处已远离小脑后下动脉的起始部,所以,在必要时,可将此处的载瘤动脉(pica)结扎。当pica起于瘤体时,也就是梭形椎动脉动脉瘤累及与pica的分叉处。为了保护pica起始部发出的脑干支,要先行枕动脉与pica搭桥,重建pica的血运后,再将其孤立切除。 6、椎-基底动脉系统巨大复杂动脉瘤 此类动脉瘤包括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主干上发生的各种巨大动脉瘤。没有放在以上分类中叙述,是因其在病理、临床表现和手术策略等具有共同的特性。比如,在病理上,多属夹层动脉瘤,瘤内有大量血栓形成。在临床上,病人常表现为慢性压迫性症状,急性颅内出血者相对少见。手术均面临在脑干腹侧神经密集的狭小区域内,由于有巨大的瘤体阻挡,仅从一个轴向不可能同时看到载瘤动脉的远近端--术中如何控制载瘤动脉这一突出问题。神经介入因只能解决瘤体的出血风险,无法解除巨大瘤体对脑干的压迫。故对此类动脉瘤的治疗来说,仅能算是姑息手术。若再加上介入高昂的治疗费用,病人常难以接受。基于以上考虑,为了彻底切除瘤体,以达根治目的,我特为此类动脉瘤设计了一种联合术式,即“远外侧-乙状窦前联合入路”。在这一术式中,术者可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全流域进行控制,即从远外侧方向控制载瘤动脉的近心端,从乙状窦前方向可控制载瘤动脉的远心端。只有在完全控制了载瘤动脉后,才可能将巨大的瘤体切开,彻底切除其内血栓,解除其对脑干的压迫。值得注意的是,在术前全脑DSA的评估中,要重点关注前后循环的代偿情况。若双侧后交通不足以代偿后循环的血流时,在行椎-基底动脉阻断前应考虑先行后交通重建(bypass)。另外,这一联合入路,因其亦能全方位的直接观察全斜坡和整个脑干的腹侧,所以,也适用于切除累及此区域的巨大脑膜瘤等肿瘤病变。由于此术式基于最大限度的保护神经、血管和脑干,故虽然其开颅复杂,仍符合当今的微创理念。这一术式使一些巨大复杂的椎基底动脉瘤,从原来的“绝症”或仅能进行“姑息”治疗的顽疾,有了根治的机会。 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动脉瘤的治疗异常复杂艰巨,涉及神经外科和神经介入,很多问题仍在探索中,极具个性化治疗特点,不可能将手术标准化,单纯的手术或介入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