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运动损伤1

A. 预防运动创伤的意识 预防运动创伤的意识不足,往往是导致运动创伤的主要原因。不少教练员、体育教师和运动员都存在着“no pain, no gain”的错误观念,以为运动创伤只是日常训练和比赛中惯常出现的小问题,要提高成绩,运动员就要吃得苦和经得起考验,而伤员也是这个过程中在所难免的事。于是,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都未有积极地做好预防运动创伤的措施,在运动创伤发生后,亦未有去分析出事的原因,更没有去总结从惨痛经验中得来的教训,以致同类的事故反覆发生。 B. 运动员本身 在预防运动创伤的过程中,运动员本身其实要负上一定的责任,因为只有他们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亦只有运动员本身才真正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及,当然更只有他们才能决定是否听从教练和体育老师的指导,与及是否遵守运动比赛的规则。 2. 体适能状况 a) 肌力与肌耐力 运动员的肌力不足,受伤的机会就大。因为锻炼不足的肌肉纤维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较容易受到伤害,而且较弱的肌肉亦容易被较强的肌肉拉伤。例如,运动员(特别是高速度项目)四头肌(大腿前方的肌肉)的力量过强,发力时就容易拉伤大腿后肌。此外,肌肉的力量不足亦会降低了关节的稳固性,因而容易造成与关节有关的损伤。例如,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不足,就容易导致肩关节的损伤(如脱臼)。 b) 柔软度 柔软度不足也是造成软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受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如果肌肉的软组织拉得过紧,而又被强行伸展时,就会被拉伤。例如,跨栏运动员大腿后肌的柔软度差,上栏时就容易被拉伤;肩关节的柔软度差,被牵扯时就容易造成脱臼或邻近软组织的损伤。 c) 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欠佳,就容易失去专注和协调的能力,也就容易造成失误。此外,亦会影响到其他有关器官(如脑、肌肉等)的养料供应,令到疲劳提早出现。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