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等
×
健康之路网部分安全控件未加载完成, 本控件会影响到您的登录和注册功能,长期未完成请点击刷新页面,如果无法解决问题,请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

下载app

版本号

IOS当前版本8.2.6

权限:相机、相册、麦克风、位置、Face ID权限

开发者名称:福建健康之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安卓当前版本8.2.4

权限:相机、存储、相册、麦克风、位置、悬浮窗、获取任务信息、蓝牙

开发者名称:福建健康之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湿疹的治疗和护理

特应性皮炎,也称湿疹,中医称之为“奶癣”。 皮肤泛红、有米粒大小的丘疹,没有明确边界、异常瘙痒、慢性起病、表面粗糙、脱屑、反复发作。发展到中重度,会渗液。反复瘙痒影响患儿睡眠,生长发育,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而非“治愈”,经过正确合理的治疗和护理,绝大部分患儿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完全缓解。随着年龄增大,机体免疫的自身调整,病情可进一步减轻,可以自愈 。 病因较复杂,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有时很难明确具体的病因。 内在或外在环境刺激因素导致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表皮中神经酰胺及丝聚蛋白缺乏,表现为表皮含水量降低、经皮水分丢失量增加、pH升高,也使环境变应原容易进入有缺陷的皮肤表面。 特应性皮炎患儿家长大多不懂得如何科学护理患儿,从而不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 研究发现,良好的家庭护理有助于提高宝宝的生活质量,其中最显著的是瘙痒和抓痒、影响睡眠、影响进食、影响情绪,从整体上调节患儿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皮肤症状的康复。 皮肤保湿 保湿护肤剂作为外用产品效力持续较短,效果会随角质细胞正常脱落而消失,因此保湿护肤品的临床效果是建立在每天重复使用基础上应做到足量和多次,每日至少使用2次;有报道,含花生或燕麦成分的润肤剂可能会增加部分患者的致敏风险;推荐使用润肤乳,不仅发病时使用,平时也应常规使用,浴后3分钟是使用润肤剂的最佳时间。 此外,新生儿期应尽早外用保湿剂,可减少和推迟AD的发生 衣物与清洁 给宝宝穿纯棉、宽松、柔软的衣物,在不着凉的前题下尽量少穿。 水温不要超过36℃,选择使用中性或弱酸性(pH值5.5~6.0)较温和的沐浴产品,每次沐浴时间制约在10~15分钟。 环境与饮食 居室环境:通风、清洁、湿度适宜 饮食有明确食物过敏要忌口,无食物过敏不要过度忌口 有明确食物过敏:避食,提倡母乳喂养,如患儿对某种食物过敏,母亲应避免食该类食物。人工喂养患儿,使用特殊奶粉,游离氨基酸奶粉用于深度配方奶粉不能缓解或临床诊断,深度水解奶粉用于患有牛奶过敏史,可以缓解90%临床症状,适度水解奶粉用于无牛奶蛋白过敏,但是有过敏家族史患儿。 激素的规范使用很重要 外用激素药物仍然是当前国内外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是关键。在使用外用激素制剂时,既要防止盲目滥用、乱用,导致副作用增加,也要避免盲目恐惧,排斥使用外用激素制剂常常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情加重,甚至失控。 几个关于湿疹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婴儿湿疹与特应性皮炎是什么关系?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包括婴儿期,儿童期和成人期。婴儿湿疹就是指的特应性皮炎“婴儿期”。婴儿湿疹是2岁之内出现的婴儿头面部湿疹,常于婴儿出生的第二月或第三个月开始。 误区二:湿疹要保持皮肤干燥 正好相反,湿疹需要保湿。患湿疹的儿童存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保湿促进皮肤屏障的恢复很关键。患者应规律的应用保湿剂,不只是洗澡后使用,应坚持每天使用,需要时可每天多次使用。在冬季干燥季节可考虑在房间使用加湿器,使房间温度保持在50%左右。 误区三:湿疹患者尽量少洗澡 过度清洗和长时间不洗澡都不正确。 有的特应性皮炎患儿家长认为“该病是由于皮肤过湿引起的,不宜沾水、洗澡,否则会引起病情加重”,事实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误区四:“纯植物”药膏更安全有效 英国对治疗湿疹的所谓“纯植物”药膏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药膏中80%含有激素,其中一半以上是丙醇氯倍他索(一种超强效糖皮质激素),而且国内也不断发现一些所谓的“纯中药”软膏中含有激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大量使用反而危害更大。 提醒:某些所谓“非激素中药软膏”实际上含有强效激素,经常大范围使用有害健康。 误区五:湿疹患者不能游泳 可以在泳池中游泳。湿疹患者可以在经氯消毒的泳池中游泳,这样对皮肤表面还有一定抗菌作用,但为了避免氯在皮肤上长期残留而刺激皮肤,应在游泳后立即冲澡和使用保湿剂。 误区六:外用母乳可以治湿疹 外用母乳对湿疹无效。尽管有研究认为母乳喂养的孩子相对湿疹发生率更低,而且母乳是宝宝的最好食物,不要轻易因为湿疹断奶,但外用母乳治疗湿疹无效,不仅延误治疗,有些还会刺激加重湿疹。 误区七:湿疹期间不能接触疫苗 需权衡利弊,重要的疫苗应及时接种。 这个问题是婴儿湿疹患者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尽管接种疫苗后有可能会使湿疹加重,但发生率不高,且不严重,而一些重要的疫苗如果不及时接种,一旦感染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这就需要权衡利弊,所以必须接触的疫苗还是应该按时接种(应咨询儿科医生),但需要接种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即可,如加重及时就诊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