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该怎样戴?(转载)
近视眼镜到底要怎么戴?是随时戴还是取取戴戴?这是一个常见又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我想无论何种戴眼镜的方式都应该遵循于这两个原则:一、不诱发过多的调节也不造成过多的调节滞后;二、维持正常的眼位关系,不会加重外隐斜或内隐斜。”我们先从调节的角度看:当阅读距离(工作距离)是40cm时,调节刺激是1/0.4=2.50D。先提一种假设:减少调节刺激,让眼球少付出些调节,就能让眼球多“休息”而不容易疲劳。如果这种假设成立,这时有三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正好近视度-2.50D,此时远点在40cm处,裸眼不用调节正好可以看清楚;
情况二:如果近视度数低于-2.50D,此时远点大于40cm,裸眼使用少于2.50D的调节可以看清楚;
情况三:如果如果近视度数高于-2.50D,此时远点在40cm以内,裸眼在40cm的距离是无法看清楚的,只能通过“凑得更近”的方式才能看清楚。
如果基于通过减少调节刺激,让眼球“少劳作,多休息”就可以或避免视疲劳的这种假设成立的话,近视眼戴眼镜的方式应该是:阅读距离/工作距离是40cm时,-2.50D以下近视,看远时戴镜而看近时不用戴镜;250度以上近视,看远看近都戴镜。同理,如果阅读距离/工作距离是33cm时(比如年龄小,个子小,手臂短,阅读距离减少),调节刺激是1/0.33=3.00D;则-3.00D以下近视,看远时戴镜而看近时不用戴镜;-3.00D以上近视,看远看近都戴镜。
到这里做一个小调查,您觉得这样的戴镜方式合理吗?
但是,仅仅减弱调节刺激就是让眼球“少劳作,多休息”吗?这样就能减少视疲劳吗?可不一定,别忘了还有集合、融像的因素要考虑。大脑要整合双眼的视觉信息,要融像,还要调动双眼的集合运动呢。这就有可能出现调节是“少劳作,多休息”了,但双眼集合更累,融像更不容易了,更加视疲劳的情况了。所以,前面提到的第二条原则:维持正常的眼位关系,不会加重外隐斜或内隐斜原则同样重要。
上述近视眼配戴眼镜的方法,虽然减少了看近时的调节刺激,但没有或少调节刺激会破坏ACA的平衡,而破坏眼位平衡,也有可能造成视疲劳,对视觉健康有害。上述情况二和情况三比较容易出现的是:近视眼不戴镜时看近无调节刺激,无调节性集合,集合减弱,外隐斜。也就是说,想通过戴镜方式减少看近时的调节刺激与维护正常的调节集合关系(ACA)是有矛盾的,这种戴镜方式是“立不住脚”的。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矛盾呢?
有,那就是通过ACA的检查来决定眼镜的配戴方式:
如果ACA低(ACA小于3:1),则近视要足矫正,而且不论近视度数,看远看近都戴镜。看近时戴镜,可以提高调节刺激,提高调节性集合,减少外隐斜。
如果ACA高(ACA大于6:1),则-2.50D度以下近视,看远戴镜,看近不戴镜。-2.50D度以上近视,看远戴足矫镜,看近戴欠矫镜;或戴渐变镜。看近时不戴镜或戴欠矫镜是为了减少调节刺激,减少调节性集合,减少内隐斜。另外,如果看近的工作距离是33cm,则上述的-2.50D换为-3.00D。
如果ACA正常(3:1~6:1间),则不论近视度数,成人可不强调足矫正,以满足日常生活、阅读需求为准,看远看近都戴镜;儿童为控制近视进展,足矫正,同样看远看近都戴镜。
小结
ACA的检查结果已经考虑了调节和集合的关系,以ACA来确定眼镜的配戴方式,能同时满足本文开篇提出的两个原则。所以,如果能做好视功能检查,尤其ACA的检查,对于眼镜配戴方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