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生活新方式常驻你我心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戴口罩、用公筷、分盘餐等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保证群众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已逐步融入日常生活,社会期盼已久的文明习惯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蔚然成风。 事实上,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健康生活方式的涵盖范围是在不断丰富变化的。卫生防护措施与健康生活用品日益丰富,在“勤洗手”“常清扫”“多锻炼”之外,戴口罩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已成为当下社会对保护个人健康的现实要求。 然而,培养健康生活新方式,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如何才能让疫情防控时的临时性行为“永驻”,形成长期有效的生活习惯?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从“应对眼下危机”到“维护长久健康”的升级转换。 政策指引需先行。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急需借助政策引导。从针对垃圾分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到针对公筷分餐制定公约行动,在呼吁引导与强制执行的双重推动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正在加速普及。同时,法律法规与公约行动的及时实施,也强化了人们对于健康习惯养成目的的正确理解。全面合理的政策引导已成为良好生活方式更快更好养成的重要前提。 大众参与是基础。疫情防控阶段,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社区基层广泛吸纳群众力量,并取得良好成效。街区集中清扫、组织志愿者推广垃圾分类、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通过亲身实践,大众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实际功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从而自发参与到良好生活习惯的宣传普及工作中。着眼未来,培养健康生活新方式,仍需要借助大众的力量与智慧。惟有充分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凝聚行动合力,健康生活方式才能得到有效培养,文明新风才能实现常驻心间。 思维转换要落实。无疫之时,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吃要吃好、病要治好的层面上;疫情发生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自我防护成了所有人的抗疫共识。如何尽可能延续这一思维认知,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重点难点。要知道,戴口罩、用公筷、勤消毒绝不仅是应对疫情的“一时兴起”,而是维护社会健康的长久之策。只有不断对健康知识与健康理念推陈出新,完成对良好习惯的价值认可,健康生活方式才能在每个人的践行中得到平稳落实与持久发展。 创新健康生活方式,是好事,能造福子孙后代。疫情终将结束,但健康生活面临的风险挑战仍在。只有各方积极行动起来,良好生活方式才能完成迭代升级,公共卫生事业才可得到更好发展,健康美好生活才会实现长久留存。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