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慢性咳嗽病因解析:之二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的特点,一定程度的胃食管反流在婴儿期很普遍,并随着时间而改善。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机制目前认为是食管远端酸刺激食管-支气管反射和(或)食管内容物吸入喉或气管、支气管引起[5]。

婴幼儿GERC的表现

婴幼儿GERC的消化道症状多不明显,容易被忽略,而以咽、喉、支气管症状为主要表现。在婴儿因无法表达自己的状况,症状表现都是非特异性的,如哭闹,烦躁不安,拒绝进食。GERC咳嗽以干咳为主,多为阵发性,部分患者可以有咳痰,多为白色黏液痰。咳痰与反流刺激的反射性机制有关,并不代表自身感染存在。

GERC的检测和治疗

微量误吸的GERC患者,更易出现咳嗽症状及咽喉部症状,如咳嗽伴有反流相关症状或进食后咳嗽,对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常规治疗患者症状好转不明显者需考虑此病可能。检查方法有食管、胃、十二指肠造影和胃食管显像、食管超声等,但特异性和灵敏性较低,不作为常规检查。目前认为24 h食管pH监测是确定GERC与慢性咳嗽关系的最好检测方法,但不能检测非酸或弱酸性反流发作。通过检测手段并需详细的临床病史及体格检查进行诊断。婴幼儿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防止复发和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并发症。有研究[6]显示对于婴儿适当增加食物的粘稠度对减少反流具有一定效果。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抑酸治疗,药物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促进胃动力药。

幼儿期

此期患儿已发生呼吸道感染或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幼儿期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另1-3岁幼儿气道异物发生率较高,且患儿不能准确叙述,导致部分气管异物不能发现,而引起长期的慢性咳嗽。因此感染后咳嗽和气道异物为此年龄段的特色

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PIC)

仅指发生在呼吸道感染之后的咳嗽,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卡他莫拉菌和百日咳杆菌等是引发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由于上下呼吸道的感染导致上皮完整性的广泛破坏和有或无短期的气道高反应性所致[7]。

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特征和诊治

咳嗽可持续4—6周,但一般短于8周,气道反应性正常或一过性增高、无过敏性疾病或特异质因素等特点,咳嗽最终会自愈。

本病主要是排他性的临床诊断,本病具有一定自限性,不经任何治疗通常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试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