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囊炎何时探通?
引言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为婴儿期常见疾病之一,可累及20%的婴儿。通常很少在婴儿6月龄前采取干预措施,一些外科医师建议,在婴儿6月龄至12月龄时行门诊泪道探通术(“早期行泪道探通术”),而其他医师建议推迟进行干预的时间,至婴儿1岁后再进行干预,一般在手术室在全身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术。
建议“早期行泪道探通术”的医师强调了早期行泪道探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成功率高,避免了全身麻醉导致的潜在风险,在手术室行泪道探通术成本高,并且不方便。
反对早期行泪道探通术的医师主要强调了使患儿免于接受不必要的治疗(鼻泪管阻塞可自发缓解),早期行泪道探通术可能损伤鼻泪系统,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可能感到不适。
David R Weakley Jr教授介绍了行门诊泪道探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了解早期行泪道探通术的成功率和鼻泪管阻塞自发缓解率、相关风险、成本、技术、患儿父母满意度和偏好。
成功率
在过去数十年中,许多研究已经证实手术室和门诊行泪道探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成功率均很高,但是,大多数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随访时间不同,采取的外科技术不同,对治疗成功的定义不同,使得很难对手术室和门诊行泪道探通术的成功率进行比较。在过去10年中,小儿眼病研究组(PEDIG)设计良好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了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包括门诊行泪道探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有效性的最有力数据。这些研究的优点为,患者样本量大、采取严密的前瞻性随机研究设计、汇总了许多富有经验外科医师的操作结果。
2008年PEDIG组一项在患儿48月龄时已对其955只患眼行泪道探通术研究结果显示,在6~12月龄时对421只患眼行泪道探通术的成功率为78%,门诊行泪道探通术的成功率略低于手术室行泪道探通术的成功率(72% 对 80%)。值得注意的是,在63名研究者中,仅有13名(21%)研究者行门诊泪道探通术,这表明手术室行泪道探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成功率存在偏倚。
成本考虑
门诊行泪道探通术的一个主要优点为,治疗成本低于手术室行泪道探通术,主要是因为没有设备或麻醉费用。另外,症状持续时间缩短,费用也可能降低,如减少长期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费用和更频繁就诊的费用。上述节约的成本可以抵消,若门诊行泪道探通术的数量很多,可采取观察或保守治疗。
2012年PEDIG组公布了第一项比较对6~10月龄单侧鼻泪管阻塞患儿即刻在门诊行或推迟在手术室行泪道探通术治疗效果的前瞻性、随机研究。该研究还分析了药物治疗成本和手术治疗成本。患者即刻行门诊泪道探通术的平均费用为562美元,延迟行手术室泪道探通术的平均费用为701美元,该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然而,门诊与手术室行泪道探通术的平均总治疗费用分别为383美元和1826美元。
在延迟行泪道探通术患者中,66%的患者在6个月后自发缓解(根据电话随访结果,大多数患者在3个月内自发缓解)。即刻在门诊行泪道探通术的另一优点为,症状平均在3个月内缓解。
家长偏好和操作方便性
建议行门诊泪道探通术时,必须考虑家长的要求。行门诊泪道探通术时,一些家长希望避免全身麻醉的风险,一些家长希望避免婴儿有不适感,甚至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婴儿的不适感。一些家长对其孩子的症状可能会感到非常烦恼,应用抗生素或进行按摩症状无缓解,可能要求即刻缓解其孩子的症状。一些家长则选择让孩子忍受这些症状,而不考虑行泪道探通术缓解症状。
成本也是家长选择治疗的一个因素,当选择进行观察,必要时最终行手术室泪道探查术的成本较高。
应根据家长的要求、婴儿的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推荐一个具体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症状轻微的6月龄患儿,进行观察可能为适当的治疗方案,在给予足够时间让病情自发缓解的情况下,如有必要,可在1岁前在门诊行泪道探通术。
对于有明显脓性分泌物10月龄患儿,即刻在门诊行泪道探通术可能为恰当的治疗方案。
技术考虑
门诊行泪道探通术需要由富有经验的医师实施。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门诊行泪道探通术所致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不高于手术室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术。上述PEDIG研究显示,239只行门诊泪道探通术患眼未发生并发症,661只行手术室泪道探通术患眼中仅2只患眼发生并发症。
早期行门诊泪道探通术的优点为:
①成本较低;
②症状持续时间缩短;
③无全身麻醉所致的风险;
④更方便。
缺点:
①对一些病情可自发缓解的婴儿进行了操作;
②操作可产生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