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头晕,是不是耳朵长“小石头”

眩晕,作为一个独立而复杂的临床症状,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大难题。眩晕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的器官、解剖部位繁多,往往需要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甚至是内科医生共同参与才能初步确定诊治方向。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综合医院开始成立单独的眩晕中心,由多科医生共同出诊,解决患者的眩晕难题。耳石症约占外周性眩晕的30%,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关注,随着对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其“可怕程度”也往往被人高估。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眩晕的原因之一——耳石症

耳石症是什么?

耳石症,在医学上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发于40-50岁人群。女性发生耳石症的可能性约为男性的2倍。

既为“良性”,说明对人体并无大害。很多人惧怕耳石症,是因为其发作时产生的眩晕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恐惧。而对于医生来讲,发作时患者因平衡失调及惧怕而跌倒所引起的跌伤,可能才是耳石症对患者最大的威胁。

耳朵里的小石头藏在哪儿?

耳石是内耳的碳酸钙结晶,它是人内耳椭圆囊斑及球囊斑上的正常结构,负责利用其较大的惯性感受人的直线加速度。在外伤等原因的刺激下,耳石从正常的位置脱落,掉入了不应该去的半规管 ,并由于重力的作用在半规管里飘荡,才使人产生眩晕的症状。

耳石症的症状有哪些?

耳石症通常在人体体位变动过程中诱发,多为在床上翻身或者躺下、坐起时发作。患者会感觉突然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拽向一侧,同时出现明显的视物旋转或晃动感,随即不敢睁眼。眩晕的发作时间通常为数秒至两分钟不等,多数患者可出现副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四肢发凉、出冷汗、排便感等。在眩晕结束后,因为外周眩晕发作所带来的头晕、恶心、走路不稳等不适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病情严重者甚至不能起身,只能卧床休息。

耳石症发病过程是怎样的?

该病的发病部位位于内耳,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外耳道或中耳。内耳呈镂空状,位置较深,位于颞骨骨质中。

我们可以做一个比喻: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在不破坏玉石外表面的情况下,在玉石内部雕刻出了一个镂空的迷宫!我们的内耳就是这个迷宫。在这个镂空的迷宫中,充满了液体(即淋巴,并非我们平日里谈及的淋巴结、淋巴组织等)。

这个迷宫由于年久失修及长时间的浸泡,在特定的位置长出了许多水草(即壶腹嵴帽内的纤毛)。它们漂浮在淋巴里,一旦迷宫出现地震(即头部运动),将墙砖(即位于前庭椭圆囊斑上的碳酸钙结晶,俗称耳石)晃动下来,导致水流运动,扰动引起水草倾斜时,人体即会感到眩晕。

当墙砖因重力作用沉底后,水流扰动停止,水草重新复位,人的眩晕感也随即消失,整个过程通常持续约数秒至两分钟不等。而一旦再次发生震动,沉底的石头又会扰动水草,眩晕便会复发。因此,从发病机制我们可以猜想,耳石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将脱落的墙砖重新放回原来的位置,临床上即称为耳石复位。

根据迷宫的形态特点,耳石症可分为后半规管耳石症、外半规管耳石症及上半规管耳石症。三者的发病率依次递减。传统观点认为,每一种耳石症又可根据石头是游离于水中或是粘附于水草上分别分为管型和嵴顶型。其中后半规管管型耳石症最为常见,水平管嵴顶型耳石症症状最严重。上半规管耳石症非常罕见,仅占文献报道的2%左右。近年随着研究深入,耳石症的分类也更为细化。

如何鉴别眩晕是否由耳石症引起?

很多人会问,耳石症、小脑脑干疾病、颈椎病等都可能发生眩晕,那么这些眩晕如何鉴别,耳石症导致的眩晕又有哪些特殊性?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即使向患者详细描述诸多眩晕的区别,患者自我的误判率仍然很高,如果草率处理,甚至会耽误和加重病情。

通常,头晕就诊流程是:神经内科,耳鼻喉科,最后经过专业医生的鉴别,可能会推荐到骨科或者其他科室。而一旦患者自认为具有了鉴别耳石症的能力,他们可能会跳过神经内科这一关,直接去耳鼻喉科就医。如果患者是因为脑梗或者脑出血导致的眩晕,这样就容易耽误神经内科治疗的时间。

对于有经验的耳鼻喉科大夫,全面考虑后,会立刻建议患者到神经内科排查。但是,如果患者同时出现脑血管意外及耳石症(因为脑血管意外可以是耳石的诱因),耳鼻喉科大夫一看,‘哎呀,体位试验阳性,是耳石症!复位后就回家吧!’这样很可能就忽略了致命问题。“

所以,无论是否怀疑耳石症,患者都应该经过神经内科的排查。耳科的眩晕,症状再重也只是难受,而神经内科的眩晕,患者可能症状很轻,但后果却是致命的。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