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2

就饮食疗法来说,必须有家长的参与,并要求家长掌握一些有关方面的知识,如不让孩子偏食、过食,不给予高糖、高脂肪等高热量饮食。对小儿进行节食治疗,让其忍受饥饿之苦,这也是一种较难的事情。因此在进行饮食控制之前,务必将肥胖的危害,节食的道理和治疗方案,耐心而详细地告诉给孩子,以求得他们的配合,这一点对于治疗的顺利进行与否,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小儿进行饮食治疗,先要掌握病儿的食物营养特点,以便于对各个年龄阶段和各个病程阶段的患儿制定节食食谱,但总的原则应限制能量摄入,同时要保证生长发育需要,使他们食物多样化,维生素充足,不给刺激性调味品,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应减少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的摄入,不吃糖果、甜糕点、饼干等甜食,尽量少食面包和土豆,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可适量增加蛋白质饮食,如豆制品、瘦肉等。然而,并不是一提减肥就一点糖及含糖食品都不能吃,重要的是小儿肥胖是处于发育期的肥胖,要避免极端地限制热量,学龄儿童每年能增高5~6cm,只要体重维持在现状的情况下,一年后其肥胖程度将得到改善。极端的饮食限制会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有时也会引起对治疗的抵触。总之,只要合理调整肥胖儿童的饮食,就能取得又减肥又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良好效果。

治疗

治疗目的

因许多儿童仍然在生长,所以目标设置和治疗必须是个体化的(即采取适合不同肥胖儿童的治疗方法)。首要目的是恢复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在摄入显然过多的情况下,在增加能量消耗的同时必须限定热量摄入。

稳定生长中儿童的体重可缓慢降低 BMI Z分值。不过,成年人的研究提示,以0.5kg/周的速度,体重减少5~10%,保持2~5年,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因此,应当以BMI Z分值的减少鼓励肥胖儿童。儿童期肥胖治疗的长期目标是将BMI Z分值降低到2以下,逆转和预防短期和长期的共存疾病。

提供环境

此方法为儿童肥胖治疗的主要方法,其目的在于预防和治疗与体重相关的问题。父母良好的抚育和饮食习惯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知晓内在饥饱提示、不强调体瘦的关键因素。在多数全家参与的儿童减体重计划中,肥胖儿童是主要目标。有趣的是,最近的报告说明,仅把父母作为活动目标时肥胖儿童的体重减的最多。

把握时机

少儿肥胖可分为乳儿肥胖、幼儿肥胖、学童肥胖、青春期肥胖。从小儿最容易发胖的年龄来说,可有两个时期:一是脂肪组织发育最旺盛的乳儿期,一是青春前期。

乳儿期是以脂肪细胞数增殖为主并伴有肥大。青春期与之相反,脂肪细胞以肥大为主伴有增殖。从乳儿期肥胖伴有脂肪细胞增殖这一点来说,可以知道其多少与后来的肥胖有关。当然, 也有自然减轻的事例。所以,乳儿期的肥胖也可看作良性肥胖。约有70%~80%的学童期肥胖、青春前期肥胖会发展为成年肥胖。因此,儿童减肥应从幼儿期开始。

运动疗法

随着“减肥”风的刮起,运动减肥已成为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及广大肥胖患者普遍推崇的减肥方法,认为这种减肥方法有“百益而无一害”。因此,儿童选择运动减肥也是可行的。

日本学者认为,体育疗法可以加强患儿的能量消耗,促进基础代谢的提高和改善脂肪的氧化,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的相互配合可发挥明显效果,而单用运动疗法使体重减少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小儿更为困难。

那么,儿童肥胖怎样行使运动疗法好呢?

一般来说,应严格地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象食物疗法一样分阶段进行。不能要求肥胖症患儿从不爱活动的生活方式立即改变到强度较大的体耗状态,这是绝对禁止的。

其次,小儿的体育疗法也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绝对不能自作主张。因为不合理的体疗会使心血管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失调,其结果是不但不能减肥,而且容易引起危害性的并发症。

在各种体疗项目中,可以偏重些不以双足为支撑点的内容,如坐着或躺着做操,游泳、划船、骑自行车,以及溜冰、郊游,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要求其每日坚持跑步锻炼。不过,一定要拟定一个综合性的锻炼计划,并经医生许可。

除上述外,在肥胖儿的日常生活中把扫除、叠铺被褥、涮洗餐具等作为身体活动的一项内容,这也是肥胖儿运动疗法较为适合的方法。

总之,只要合理行使运动疗法,是能收到较好疗效的。不要因为运动的结果,孩子的食欲增加,就任其多吃主食,运动疗法要与饮食疗法相配合,如定时就餐,少吃零食,喝些含丰富维生素的饮料,细嚼慢咽等,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运动减肥方能见效。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方法对于儿童来说,有时比饮食和药物治疗更见效。因为儿童的心理正处于调整适应阶段,通过有效的心理调整,完全可以改变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

儿童肥胖的心理治疗,可采用以下方法:

(1)进行肥胖病知识的教育 通过举办儿童夏令营的形式,请有关专家讲解肥胖病的知识,提高儿童对肥胖病产生后果的认识,使儿童能够自觉自愿地接受减肥治疗。

(2)教会孩子科学的饮食习惯 告诉孩子不要过快的进食,实行定点定时进餐,减少零食。

(3)鼓励孩子多参加运动 教育孩子不要进食后就睡觉,不要在看电视时进餐,进食后要适当活动。

(4)鼓励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有时由于身体肥胖经常受到同伴的讥讽,此时应鼓励孩子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地参与减肥。一旦有效就应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5)帮助孩子建立行为减肥方案。

药物治疗

如果生活方式干涉失败,应由专科医师进行评价。专科医师应评估共存疾病的范围和程度,考虑包括药物的治疗方法。当前,以增加能量消耗(刺激)、抑制热量摄入(抑制食欲)、限制营养素吸收和/或调解胰岛素生成或作用来设计药物干涉。

刺激性药物 使用代谢刺激剂治疗肥胖在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波折。曾经认为许多抗肥胖药物是安全和有效的,即甲状腺激素、二硝基苯酚(dinitrophenol)、安非他明(amphetamine)、氟苯丙胺(fenfluramine)、右旋芬氟拉明(dexfenfluramine)、苯丙醇胺(phenylpropanolamine)、麻黄类(ephedra),后来因为这些药物比较危险,在某些情况下引起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而放弃使用。

在摄取适度低热量饮食的青少年的一项短期实验中,将咖啡因加麻黄素与安慰剂进行了比较,虽然药物治疗受试者减去了更多的体重,但副作用过多。因此,不能推荐这些药物。

抑制食欲的药物 目前唯一批准肥胖青少年(16岁以上)使用的抑制食欲的药物是西布曲明(sibutramine)结合热量限制和全面家庭行为计划,在最初的6个月期间,西布曲明使43名肥胖青少年BMI减小了8.5?6.8%,而39名安慰剂处理的受试者减少了4.0?5.4%。在后来6个月的治疗中,体重未再减少。但以西布曲明治疗的43名受试者中的19名出现了轻微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迫使减少了药物剂量,其中5名血压持续升高而终止了药物应用。其它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失眠、焦虑、头疼和抑郁。

抑制食欲药物应当是饮食和运动计划的补充,决不能替代饮食调节和运动。这些药物对于总体重有适中的作用,在个体之间的反应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应用抑制食欲药物可在开始治疗后4-6个月达到最大效果,但停止用药后体将恢复。建议这种药物的使用持续时间不超过2年。

对遗传性瘦素缺乏儿童给以瘦素治疗导致体重显著下降。但值得怀疑的是,非瘦素缺乏的肥胖形式是否能够通过类似的治疗取得效果。

已有两项关于甲福明应用于胰岛素抵抗、正常葡萄糖耐受性和2型糖尿病阳性家庭史肥胖青少年的随机化、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第一项实验研究(n=29)中,在无饮食干涉的情况下,甲福明降低了BMI Z分值(3.6%,相对于安慰剂对照组)。在第二项试验(n=24)中,相对于对照组来说,甲福明与低热量饮食一起降低体重2.7%,降低了血浆瘦素、胰岛素、葡萄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

总体上讲,甲福明很好忍受,虽然许多病人有暂时的腹部不适感,但随食物一起服用药物可以避免不适。在儿科病人,乳酸过多症非常少见,但对于心、肝、肾和肠胃道潜在疾病的儿童不能应用甲福明。肝脏酶轻微升高(正常标准3倍以下)的肥胖受试者可接受这种药物。某些研究的确提示,甲福明可能有助于治疗肝脏脂肪变性。甲福明已被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治疗T2DM,但目前尚未批准用于儿童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治疗。

奥曲肽(octreotide) 奥曲肽与生长激素抑制素-5受体结合,因此消弱了β细胞钙通道的关闭,减少依赖葡萄糖的胰岛素分泌。在下丘脑性肥胖儿童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奥曲肽减少胰岛素的分泌性反应,降低体重 ( 1.6?0.6对 9.2?1.5 kg)和BMI(-0.2?0.2对 2.3?0.5 kg/m2)的增长速度。药物的成本、非肠道处理、以及药物的副作用:包括短暂的胃肠不适、胆结石、GH(生长激素)和TSH分泌的抑制和心脏功能障碍,限制了这种药物在下丘脑损伤引起的难以处理的肥胖病人中的可应用性。

外科手术

对于严重肥胖的患者,生活方式干涉和药物治疗的长期有效性通常是令人失望的。体重显著下降非常少见、很少持久,而且普遍出现代谢和血管并发症。对于极端肥胖和严重共存疾病可能需要更强烈的治疗方法,例如肥胖症外科手术治疗。现在最普遍使用的外科手术方法是腹腔镜胃捆扎带方法(laparoscopic gastric banding procedure)和胃肠转流方法(Roux-en-Y gastric bypass, RYGB)。胃捆扎带可能引起食道扩张和失弛缓症,并可能恶化胃食管反流。其它潜在的并发症包括穿刺口位置不正、充气囊破裂和感染。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潜在的致命的肺栓塞。RYGB的死亡率在1~5%。如果由有经验的外科医生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可减少并发症。发表的关于青少年外科手术实验文献相对较少,但其结果可能与成年人肥胖手术治疗相似,应当进一步研究。

科学体重

孩子理想体重的科学标准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月龄?0.6;

7-12个月: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千克)=8 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

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1)干预方式。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随访健康教育讲座等式进行干预。

(2)干预内容具体如下:定期进行专题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利用宣传栏、多媒体等形式宣传高血脂的病因、相关因素、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定期进行随访,随访时对不遵医的行为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对于疾病既不能过于紧张也不能麻痹大意,保持平和的心态,在精神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使患者意识到情绪的稳定对于疾病的治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②饮食干预。严格控制饮食,遵循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糖、低脂肪、高纤维膳食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使他们知道合理膳食是维持脂质代谢平衡的重要措施。③运动干预。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运动方式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如快步行走、骑车、慢跑、跳舞、游泳等运动后以微汗、不疲劳、没有不适反应为宜,能做到持之以恒,因为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可以减少体内脂肪的堆积。④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如进食速度快,摄入热量较多:喜甜食,肉食,不喜蔬菜水果:喜临睡前进食,不喜户外活动;喜喝甜饮料等特点。⑤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超重的高脂血症患者,应根据个人不同身体情况制定相关措施,指导其控制体重。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