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手足口病防护全攻略,宝妈宝爸请查收!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度过了一个非比寻常的春节,大朋友们、小朋友们更是经历了一个超长待机的假期。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复工复学已经有序推进,大中小学生们开开心心回到校园,幼儿园小朋友们也即将迎来开园!但是 进入6月,随着气温的升高,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需要提醒宝妈宝爸做好防护。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易感人群。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 多种(型),近几年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柯萨奇病毒A6型(Cox A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根据西安市传染病监测数据,往年6-9月为本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其中7-8月为流行高峰。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孩子们大多居家未出门,全市手足口病疫情发病高峰推延,随着学校、幼托机构陆续开学,人群聚集增加,发病风险将越来越高。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是多样化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少数患者可能会累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致死亡 特别提示: 3岁以下的手足口患儿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家长们在照顾手足口病患儿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饮食——清淡为宜 由于口腔疱疹疼痛,宝宝可能拒食,可以多喝温开水,吃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等,不吃刺激性食物。在发病的 1 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患儿的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 发热——监测体温 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 4 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 38.5℃ (腋温),每 1~2 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者抽搐等情况。 口腔——保持清洁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水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清洁口腔。 皮疹——防止抓挠 患儿衣物应选择舒适、柔软的面料,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浴,勤剪指甲防止患儿抓破皮疹。
消毒通风——彻底消毒勤通风 患者用过的东西如衣物、餐具、玩具等可煮沸消毒、阳光暴晒或含氯的消毒水进行擦拭、浸泡或喷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洗净,然后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
2. 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贝类海鲜类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 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 经常对玩具、个人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奶嘴等入口物品。 7. 6月龄-5岁的儿童可自愿、自费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