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注意四个误区

现在社会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糖尿病人越来越多,且有年轻化趋势。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注意控制血糖,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下肢血管病变引发的足病,足病会让糖尿病患者失去行走的能力,导致截肢。

患者早期症状是走走路就会疼,坐一会儿就好了,但再走一段又会疼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间歇性跛行。主要是因为血管阻塞或变窄,血供状况变差,活动时导致下肢需血量大于供血量而造成的缺血症状。神经病变最开始的症状是麻木,后来是疼痛,再严重一点是痛觉消失,温度觉、感觉(浅感觉、深感觉)丧失。如果在此基础上有外部细菌感染,病情就会越来越严重。许多人对“糖尿病足”的危害认识不够,也是糖尿病足棘手的问题之一。糖尿病足患者常存在哪些误区呢?

1.糖尿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滞后。糖尿病足病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视程度不够,且糖尿病早期发病隐袭,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人忽视;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对于足部病变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对于本应在早期就该就诊治疗的病变,如水疱、皲裂等,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引发严重的感染。

2.血糖控制不良,缺乏有效监测。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最有力的措施是血糖的良好控制,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明显减少糖尿病足病并发症的发生。因为长期持续高血糖状态,可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内膜不光滑或阻塞,引起缺血症状。

3.早期血管病变未引起重视。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有微血管病变,也有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足主要侵犯足背动脉、胫前动脉和腘动脉等,生成斑块,进而引起阻塞。微小动脉病变主要是微动脉的栓塞、创伤、感染或痉挛引起的微动脉血栓,影响下肢和足部血液供应,经常表现为小腿抽筋,加上患者多为老年人,往往认为是骨质疏松。

4.有病乱投医,轻信小广告。很多晚期糖尿病足患者,发病初期就已经在接受治疗,但是老年患者大多倾向于看中医,还有的认为中药泡脚治疗此病,往往使病情恶化。糖尿病引发的神经病变,使得皮肤感觉迟钝,当患者感到泡脚水温热时,其实水温已经很高,损伤皮肤后继发感染坏死。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