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咳嗽的耳鼻咽喉科治疗
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咳嗽是内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咳嗽病因繁多
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 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3 周,亚急性咳嗽为 3~8 周,慢性咳嗽>8 周。慢性鼻窦炎引起的慢性咳嗽特点为:运动后咳嗽,晨起或/和夜间咳嗽,有时严重影响患儿的睡眠,最典型的症状是咳嗽有痰鸣样吼音,反复输液效果不佳;体检:肺部听诊无异常发现,鼻腔粘膜呈过敏状态或充血水肿状态,中鼻道有脓涕,咽后壁可见悬滴;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正常,肺功能检查正常,过敏源检查呈阳性,鼻咽纤维镜提示后鼻滴漏,鼻窦CT片常常提示中度或重度鼻窦炎辅助检查:慢性鼻窦炎影像学表现为鼻窦黏膜增厚、鼻窦内出现液平面等;
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
UACS/PNDS
1.定义: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 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被称为 PNDS 。由于目前无法明确上呼吸道咳嗽感受器所致,2006 年美国咳嗽诊治指南建议用UACS替代PNDS。
2.诊断:UACS/PNDS 涉及鼻、鼻窦、咽、喉等多种基础疾病,症状及体征差异较大,且 很多无特异性,难以单纯通过病史及体格检查作出明确诊断,针对基础疾病治疗能有效缓解咳嗽 时方能明确诊断,并注意有无合并下气道疾病、GERC 等复合病因的情况。
3. 治疗:依据导致UACS/PNDS 的基础疾病而定。
对于下列病因,治疗首选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1)非变应性鼻炎;(2)普通感冒。
大多数患者在初始治疗后数天至两周内产生疗效。变应性鼻炎患者首选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治疗,丙酸倍氯米松(50 μg/次/ 鼻孔)或等同剂量的其他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莫米松等),每天 1~2 次。各种抗组胺 药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均有效果,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避免或减 少接触变应原有助于减轻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必要时可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短期鼻用或口服减充血剂等。症状较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特异性变应原免疫治疗可能有效,但起效时间较长。
细菌性鼻窦炎多为混合性感染,抗感染是重要治疗措施,抗菌谱应覆盖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及厌氧菌,急性不少于
2 周,慢性建议酌情延长使用时间,常用药物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有证据显示,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或喹诺酮类。长期低剂量大环内 酯类抗生素对慢性鼻窦炎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联合鼻吸入糖皮质激素,疗程3 个月以上。减充血 剂可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鼻喷剂疗程一般<1 周。建议联合使用第一代 抗组胺药加用减充血剂,疗程2~3 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建议咨询专科医师,必要时可经 鼻内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