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尿道损伤
在美国每年有数百万例留置尿管的操作,25% 的住院患者常规接受导尿。0.3% 的病人会经历医源性尿道损伤,并出现阴茎、会阴疼痛,尿潴留,尿道出血或者尿路感染。并且,尿道损伤会增加尿道狭窄的几率,患者需要接受尿道重建手术。尽管如此,目前大家对预防尿道损伤仍关注不足。
来自美国 Temple 大学泌尿外科的 Simhan 教授针对医源性尿道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做了一详细综述,并发表在 2015 年 10 月份的 Journal of Urology 上。
注射器数十年未进行改进
Davis 等研究了导致尿道破裂时尿管球囊压力的临界值,并且评估了预防尿道损伤的新型注射器的效果。通过在猪的动物模型以及人尸体上的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尿道破裂发生于尿道内径张力大于 40% 和/或水囊充盈压力大于 150 千帕时。
但目前所用的尿管及充盈尿管用的注射器已数十年未进行改进,并且可产生巨大的充盈压力(超过 700 千帕)。这项研究提示降低充盈尿管水囊用注射器流速以及充盈压力阈值可显著降低尿道损伤的几率。
留置和拔除的双重损伤
尽管留置尿管时过早充盈水囊可导致尿道损伤,拔除尿管时如水囊未完全放空亦可导致尿道损伤。Wu 最近分析了拔除尿管导致尿道损伤时需要的拉力,并进一步比较了水囊分别位于尿道和膀胱内的压力变化。
研究发现随着水囊体积增大,导致尿道损伤时的拉力成指数增加。灌注一个位于膀胱内的体积更大的水囊或许是减少医源性尿道损伤的一个有效措施。
普及技术是首要任务
尽管改善尿管的构造将有效的降低医源性尿道损伤,但普及正确留置尿管的技术仍是首要任务。但这并非容易,因为各个层次的医疗人员从护士、医学生到医生均可常规进行该项操作。
在全美范围内主要由护士完成该项操作也并非是秘密。以往的数据显示高达 40% 的护士并不熟悉正确留置尿管的操作。
76%的学生培训不足
Kashefi 是第一个报道针对护士留置导尿进行教育对预防医源性尿道损伤重要性的。在两个为期 6 个月的时间段里,他分别观察了培训前和培训后医源性尿道损伤的发生率。培训后损伤的发生率下降了 4.9 倍,这凸显出对医护人员培训的欠缺。
当护士留置尿管遇到困难时,通常最先求助实习医生。但 Thomas 等报道,高达 76% 的实习医生认为他们未接受相应培训或培训不足。
这项大型的回顾性分析提示大部分医源性尿道损伤发生于实习医生开始接受培训的最初 6 个月内。对医学生和住院医给予清晰的指导以预防损伤也十分紧迫。
除了加强教育外,泌尿外科医生也应尽快改进尿管的设计,以进一步降低因为操作失误导致损伤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