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快速型心律失常不好治,看看老中医有啥高招
日前,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凉血清热法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项目获2018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据悉,“凉血清热法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是首都国医名师魏执真教授首创。魏执真教授是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她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为我国中医学院首届毕业生,师从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并跟随西医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汪家瑞教授学习、工作。

让更多人看上病、看好病

“如何运用中医方法让广大老百姓,特别是看不起病的老百姓看上病、看好病,是我们中医大夫的毕生追求。”在近六十载的行医生涯中,魏执真教授时时不忘自己的职业使命。
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型心律失常是临床的常见病和疑难病,现代医学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秦伯未、任应秋、施今墨等老中医的指导下,魏执真教授潜心研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医病机特点和用药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脉为主,四诊合参,分为两类、十型、三证候”的辨证论治新纲领,提出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心气阴虚、血脉不畅、瘀而化热所致。其致病的关键是“血热”,创立了“凉血清热”为主的治则治法,并组创了调脉系列方药,对于难治性心律失常具有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2004年的一天,69岁的赵先生因为反复心悸4个月前去魏执真教授门诊就诊。外院动态心电图提示赵先生存在房早二联律,每24小时存在2400多次,且存在房扑部分未下传现象;以及阵发房颤,每次房颤发作心室率可以超过100次/分。心律失常让赵先生异常不适,此前他也曾接受过多位医生的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案,但效果均不理想。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范畴,魏执真教授在详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四诊合参,考虑患者病机为“心气阴血俱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以“益气养心,滋阴养血,理气通脉,凉血清热”为治疗法则,选用清凉滋补调脉汤加减进行治疗。经过两个月的调治,赵先生的心悸症状逐渐缓解,心律失常的发作频次明显减少,自测脉搏未再发现间歇。随访半年,病情也未复发。

古籍是临证选方用药依据

魏执真教授创制的调脉系列方药主要由丹皮、赤芍、黄连、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香附、香橼等组成。她的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古代医籍,《濒湖脉学》载:“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窦性心动过速的脉象为数脉,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脉象则为疾脉。与数脉相比,疾脉之热盛与阴虚程度都更为严重,所以她在治疗时常重用凉血清热及滋阴之品,丹皮、赤芍常用至20克~30克,并加入沙参、元参滋阴降火。
又如《濒湖脉学》载“代脉原因脏气衰”,故此时当在原有治法的基础上,加重补气之品,选用人参或西洋参。人参甘苦微温,虽可大补元气,但她一般用生晒参,因其性较和平,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能生津。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载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以此代之”,可作为临证选药依据。

研究中医从临床问题入手

“传统医药不是从实验室出来的,其理论是临床实践的总结,其科研路径应以临床为主,从临床实践中研究发展中医药”,魏执真教授常说,好的临床疗效离不开对临床问题的深入思考,更离不开对中医经典古籍的广泛参详。在总结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悟到“读经典,做临床”的重要现实意义。
魏执真教授“凉血清热法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学术理论经过数十年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调脉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及实验研究》曾荣获1991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日本东洋医学专家小高修司先生于日本《中医临床》杂志,以“魏氏調脈湯による不整脈の治療”为题报告了他运用魏执真教授经验方于临床取得的良好效果。在近20年中,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多项省部级课题的支持下,对凉血清热法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开展了进一步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对疗效进行客观评价并深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为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奠定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且形成具有燕京医学特色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诊疗常规。(文/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 李享 刘红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