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药,你选对了吗



治疗失眠的药物,在您的认知里是否只有安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失眠了就来两片安定。

事实上,失眠药物的选择是要根据失眠的种类选择的,

对于入睡困难者,常选短效的安眠药;

对于夜间容易觉醒,常选中效安眠药物;

对于睡眠时间短,可以适当选在长效安眠药物。

短效、中效、长效安眠药有何特点?

安眠药依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效(血中半衰期小于10小时)、中效(半衰期10~24小时)及长效(半衰期大于24小时)。所谓的半衰期就是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在体内经过代谢,血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为血药浓度最高值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短效的安眠药物无蓄积作用,重复给药时无宿醉作用,但停药后戒断症状明显,较不舒服,而且很容易发生反跳性失眠(药物性失眠);而长效催眠药则与之相反。

通常在治疗短暂失眠时以短效催眠药物为主,疗程约2~4周;而慢性失眠的治疗则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不可以长期大量服用安眠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眠药物一般应在睡前服用,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减少神经抑制。已经服用了安眠药物以后,就不要再进行紧张的工作,更不要读书学习。

哪些是短效、中效或长效安眠药?如何选择?

巴比妥类药物

也称为第一代镇静催眠药物。具有强烈的促进睡眠作用,但巴比妥类药物起效后再继续用药,疗效会逐渐减弱。有些人为了睡眠增加了药量,从而产生了明显的耐药性,形成了整日服用药物的状态。另外,长期应用巴比妥类药物对肝脏和肾脏会产生不良反应。目前此类药物临床应用较少。

本类药物的在人体内的消除方式主要有2种:经肝脏代谢或者是原形从尿排出。消除的速度与脂溶性有关,脂溶性高者,以肝脏代谢为主,作用快而短;脂溶性低者,代谢慢而缓,部分以原形经肾从尿中排出,但有部分可以经过肾小管再吸收,消除缓慢,作用慢而久。

根据巴比妥类药物作用起效后维持睡眠时间作用的长短,将巴比妥类药物分为:超短效类(硫喷妥钠),作用时间1/4 h;短效类(司可巴比妥),作用时间2~3 h;中效类(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作用时间4~6 h;长效类(巴比妥、苯巴比妥),作用时间6~8 h。

苯二氮卓类药物

也称为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具有抗焦虑作用,同时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抗惊厥、抗震颤以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还具有选择性高、安全范围较大、对呼吸抑制相对较小,不影响肝药酶的活性,大剂量不引起麻醉,长期应用虽然可以引起耐受性和依赖性,但相对引起快速耐受和依赖发生的时间相对较长等优点,现在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失眠症的主要药物。

这类药物有短、中、长效3类。

短效的药物(半衰期12 h)有三唑仑、咪达唑仑(速眠安)、去甲羟安定、溴替唑仑等,服用0.5 h就出现效果,药物作用时间3~4 h,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和易醒。

中效类药物(半衰期12~20 h)有艾司唑伦(舒乐安定)、阿普唑伦(佳静安定)、氯氮卓(利眠宁)等,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并维持睡眠时间。

长效类(半衰期20~50 h)有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氯硝安定)、氯硝安定、氟基安定、氟硝安定等,对于早醒和惊醒后难以再入睡较有效。

地西泮、氯硝西泮等,服用以后也能迅速起作用,药物作用时间24 h,适用于睡眠早醒的患者,但次日往往有昏沉感,产生耐药性,难以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短期效果都比较理想,但长期使用就会产生耐药性,连续使用还可以降低疗效,即使没有效果也要逐渐增加药物,实际上它只是睡眠的导入药物。

醛类药物

被认为是第一代镇静催眠药物与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的过渡药物。

短效如副醛,中效如水合氯醛等。

这类药药物有催眠、抗惊厥作用,不容易蓄积中毒,服药10~20 min即可入睡,可以持续6~8 h,醒后无不适感。多用于神经性失眠,还可用于伴有显著兴奋的精神病、士的宁中毒、破伤风等。但因使用和药物依赖及成瘾等方面的原因,现在已经较少使用。

咗吡坦类药物

也称为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物。主要有佐匹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等。

咗吡坦(思诺思)是一种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催眠药物。具有作用快,能够很好地诱导睡眠和维持睡眠,适用于短期失眠患者,一般不超过1个月。但其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如白天嗜睡、头晕、头昏等,更不适合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因为它可以加重睡眠呼吸暂停。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