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玫瑰痤疮)的治疗

玫瑰痤疮又称为“酒糟鼻”或“酒渣鼻”,发生在面部特别是鼻部,以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及丘疹、脓疱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 1. 好发年龄:大多数为中年人,女性较多,但病情严重者常为男性。 2. 部位:面中部特别是鼻部、脸颊、前额、下颌等部位最常见,一般鼻唇沟不受累。 注意:“酒渣鼻”可发生于面颊、下颌、前额等处,有时鼻部不明显。 3. 病程分期:通常分三期,各期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1.)红斑期:对称分布的红斑,初为暂时性,反复发作后持久不退,可见树枝状的毛细血管扩张,常伴毛囊口扩大及皮肤油腻。 2.)丘疹脓疱期:随着病情的发展,在红斑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结节,毛细血管扩张更加明显。 3.)鼻赘期:病情长久者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紫红色隆起,表面凹凸不平。鼻赘期仅见于少数患者,几乎均为40岁以上男性。 本病应与痤疮和脂溢性皮炎鉴别: 1. 痤疮:俗称“青春痘”,发病年龄较轻,可见到典型的白头和黑头粉刺。 2. 脂溢性皮炎:一般鼻唇沟受累,分布部位可不局限于面部,头皮和胸背也可受累,表现为伴油腻性鳞屑的红斑,无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 病  因: 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下造成面部毛细血管舒张和收缩功能失调,长期持续扩张,并在此基础上出现皮疹。 诱发和加重本病的原因包括毛囊虫感染、辛辣食物、饮酒、冷热刺激、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内分泌功能障碍等。 外用激素类软膏也是重要的诱因,目前激素依赖性皮炎也归类于玫瑰痤疮,但此分类有一定争议,不管如何分类,并不影响治疗的选择。 治疗与预防: 1. 一般治疗:平时忌食辛辣和刺激食物和饮酒,避免暴晒和过冷过热的刺激,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规律。 2. 外用药:可外用减轻红斑丘疹、脓疱的消炎杀菌药;同时配合温和的医学护肤品,帮助屏障功能的恢复。对炎症明显的可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软膏。应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3. 口服药:对红斑期,可用一些具有杀菌抗炎作用的中成药;对丘疹脓疱较为严重,加用四环素类药物,如玫满霉素、多西环素;对鼻部取材查出螨虫者,可配合口服甲硝唑等。如经以上治疗仍效果不佳者,可选用小剂量的维A酸类药物治疗。 4. 其他治疗:对于毛细血管扩张明显者,经治疗炎症控制后,可激光治疗,效果好。鼻赘期可选择切割术或磨削术治疗,以达到美容效果。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