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族的作用
维生素C属于维生素类药,用于治疗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等。分为针剂和口服剂型,常选择口服,用于补充维生素C时,成人一日50~100毫克,如果用于治疗维生素C缺乏,成人一次100~200毫克,每天三次;儿童一日100~300毫克,至少服2周。不可长期过量服用,如果长期服用每日2~3克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故宜逐渐减量停药。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过量服用,如每日用量1克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毫克以上即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痉挛等。维生素C可通过胎盘并分泌入乳汁,孕妇服用过量时可而诱发新生儿产生坏血病。